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工商管理

国企改革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32:02
阻绕,当然困难丛丛。朱镕基总理讲改革要过“地雷阵”,国企改革无疑是其中最危险的区域,过了它,改革就有望全面成功了。

  二、对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1、打破既得利益主体的阻碍推进国企改革,虽然在一些方面还需不断探索,不断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完善我们的认识,但改革的基本轮廓已定,关键是如何冲破阻力,深化改革。

  如上面所分析的,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生产者,经营者,所有者三个既得利益主体。生产者担心是在国企改革中,会丧失自己的工资所得,会丧失自己的福利所得,但现实情况是国企低效益,甚至大部分亏损,企业职工的利益难以保障,所以他们又赞成改革现状。问题的症结在于,国企就象一只大船,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人参与了对它的打造,现在要去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了,却发现大船根本装不下所有的人。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超重航行,面临全船覆没的危险;要么出发时,让一部分人下船,消除超载带来的危险。刚开始,我们选择的是前一种方式,结果国企越走越艰难。允许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后,我们选择的是后一种方式,能够留在船上固然好,但那些下船的人怎么办?办法只能是让他们重新造船或登上其它的船。“重新造船”就是政府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下岗职工创业:“登上其它的船”即下岗职工到其它领域实现重新就业。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救生圈”的作用,使下岗者不会被“海水”吞没,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创立,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还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化解失业“内核”。

  管理者是现行制度的获利者,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担心的是自己能捞一把的市场无序状态会消失,从内心上讲,是不愿再改革了。我们应看到,正是那些腐败分子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他们的非法获利应坚决取缔,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监督和约束他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选择管理者时,应充分尊重企业职工的意见,另一方面“企业家才能”是生产要素,应获取相应报酬,所以也要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

  所有者也就是那些对企业实施行政干预的政府部门,在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后,也会阻碍改革。他们担心的是自己从改革中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权利会丧失,会丧失从国企要利的机会。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的改革必须推行下去,否则政企分开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以前允许各机关事业单位自行创收,说到底是财政支出的不足,支出难以维护各部门的正常运转,结果导致了寻租猖獗,三乱盛行和腐败蔓延。现在政府推进机构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相应的财政支出也要进行改革,保证各部门正常的支出需要。这样,深化国企改革,才不会在政府各部门间遇到太大的阻力。

  2、股分化、民营化和职工持股相结合。

  在我国,许多人主张国有经济要全面淡出竞争性领域,他们的理由是有依据的,问题在于是否现实。就好比打仗,在几十年里,我们把一支国企大军派进了经济领域,现在要全面撤退,会产生很多新问题,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退出,无疑困难更多。一个可行的方法是股份化即重新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许多国企的资产看似庞大,其实所有者权益并不多,重新上市后私人资本可能会大于国有资本,即使国有资本大于私人资本,也可让大的私人投资者对企业进行监管,实现国有经济的“搭便车”。大的私人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认真监督经营者,而且,股市上股票价格的涨落能直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投资者不愿持有企业股票,实际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否定。股价每天都变,企业每天都有压力,经营者、生产者自然不敢懈怠。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政府要面面俱到肯定是无能为力,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要对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舍不得,对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又千方百计推掉。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和民营化。允许企业职工以劳动投入和出资折股买断企业所有权,企业被买断后,职工和企业就一起推向了市场,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职工的劳动补偿实际上是不足的,所以企业作价应稍低于正常价。对于职工不愿持股购买的小企业,可实行民营化,职工按下岗对待。过里切实注意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目前在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在股份制改造中,一些地方竞演变成以“内部人为主体瓜分国有资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吴敬琏 《论现代化的陷井》)。因此操作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是成功的关键,过去常出现”上面说得好听,一到下面办起来就变味了“。所以常是好事办砸了,我想这里应认真吸取这个教训,3、政府继续投资和控制公共企业。

  公共产品或是一些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向社会提供,这一点现在大多数人是没有异议了,政府在提供这些产品时,需要建立一些相应的企业(暂且称之为公共企业)。 那么对这些企业如何管理呢?象一般企业一样政企分离,还是由政府控制呢?我觉得由政府控制更好,但不同于传统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可行的办法是政府为公共企业确定一个经营目标:社会效益最大化,制定一个价格浮动范围,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原因在于公共产品的两个特点:一是“非排它性,”即一个人对它的消费者并不排斥其它人的消费,所以它是为社会公众而不是为单个消费者服务的;二是“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所以公共企业应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政府应对它加以适当的控制,对于那些以收费方式提供的公共产品,价格是保证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政府对公共企业规定一个指导价格就很必要了,对公共企业的考核,也就应该有适应其特点和经营目标的方法体系。

  4、推进配套改革。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进行的配套改革很多。

  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税体制的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三角债务的清理……。改革要“全面推进”,原因在于它的各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某一方面的滞后,就可能拖了整个改革的后腿。国企改革犹如奔腾的江水,过去没把各处闸口疏通,结果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因此,配套改革有时决定着国企改革措施是否可行,甚至是决定了它的成败。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3,953.13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