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工商管理

中国企业“走出去”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24:54
用通用大宇的全球网络“借船出海”,以此扩大市场、提升实力;上海电气集团与美国晨星公司共同出资900万美元买下了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的所有技术和设备,至今运营良好;上海制皂集团成功收购的2家美国企业为上海买家添了多条可充电电池生产线和10多项专利,而且生产技术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上海海欣集团出资2500万美元,买下进美国Glenoit公司纺织分部的销售网络和46个商标品牌的永久使用权,为公司产品进入北美市场铺平了道路,等等。今后,上海企业必须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和模式上进一步转变。在投入方式选择上,应更多考虑采用收购而非新建的方式。因为较之于新建,收购企业具有几大优势:可缩短投资周期和投资回收期,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利用原有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人才,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可利用原有企业的市场和销售网络,节约新建企业所需要的巨额的市场开拓费用,等等。当然,并购成功并非难事,但是顺利完成并购之后的跨文化整合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过程。整合上的失败在国际市场中屡见不鲜。因此,并购成功以后还要尽可能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当地文化和原本的企业文化,通过与自身文化的比较,来鉴别是“相溶型”、“摩擦型”、还是“冲突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方式来加以协调,以缩短整合过程,减少整合成本和由整合带来的资源浪费。对于具有较多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经验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当地的资本进行重新组合来投资。具体的办法如:在当地上市、发行预托凭证、在当地发行企业债券等,这类投资方式既有利于克服自身资金不足的缺陷,也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四、优选投资区域
    上海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应充分根据区位的特点选择投资策略。东南亚各国与上海近临,它们有着与我国相似的传统文化,并且近2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购买力大大增强。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这些国家纷纷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因此,东南亚各国应是上海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原苏联各国有着比较发达的重工业体系,但轻纺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则严重落后。在中亚及俄罗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可充分利用自己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优势和诸多适应性的技术。在非洲和南美部分自然资源密集丰富的国家可以兴办油田、矿山等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合理利用国际资源,解决上海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在北美,美国应成为上海效率导向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首选地点,这样可利用技术外溢和扩散,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墨西哥虽然落后,却有利于我们加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充分利用其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优势,绕开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其市场。在欧盟内部投资则可避免“反倾销”的政策和各种贸易壁垒。同时,上海企业还应根据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选择重点投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上海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只有在发达国家才能真正打到跨国公司的后方和本土,真正获得高利润。华虹集团就是较早深入发达国家的上海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这家企业就投资600万美元,参股设在美国硅谷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中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由于近年来美国、日本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一些中小型企业濒临破产境地。这些企业拥有较为发达的科技、在其本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力,如果能够通过一些大企业的的海外地区总部,收集这类企业的信息,然后,联合国内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对其进行收购,不仅有利于我们获得对方的技术,还可以直接绕过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进入相关产品的市场。当然,深入跨国公司本土的行动不应该是盲目的行动,研发先行(即对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后才进行投资)、服务先行(即在海外建立促进贸易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后进而投资办厂)、到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地区和市场设立企业集团的地区总部(或代表处、子公司)、采取“属地化”的方式管理海外企业,以及严格遵守国际规则等等都是打到跨国公司的后方和本土应该重点参考的策略。

    五、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曾有经济学家预言,将来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取决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上海现有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资金短缺。为此,要积极抓好资本运营这张企业的重要王牌,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以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分享现有资源的市场渠道。海外上市融资不仅能为企业筹措发展资金,而且有助于企业深化改革。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开始进军国际资本市场以来,我国已经先后有50家在海外上市,而成功者仍然寥寥。由此可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为充分发挥上海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作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须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些企业热衷海外上市的目的主要是集资,对上市以后如何利用海外资本市场的环境和要求以使企业在管理上取得进步方面所下工夫不够。这不仅带来了海外投资者对这类公司的不信任,为进一步筹集资金造成了困难,同时,也失去了改革企业内部机制,给企业注入持久活力与其他类型公司同步发展的机会。因此,进入资本市场只是手段,而通过“游戏规则”达到转换经营机制,按国际资本市场原则来经营的企业才是最终目的。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海外上市公司同集团母公司的关系。尽管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是各自独立运作的,但是二者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母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上市公司才有发展的基础;只有上市公司大发展,母公司才能多分红,才能尽快摆脱困境。   六、开辟战略资源市场
    在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成了制约一些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2000年11月27日《瞭望》周刊曾断言:水、石油和粮食这三大战略资源“总体短缺”的基本特征,将成为制约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抢先一步获得世界范围内一些战略性资源的经营和开发权是企业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的关键。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处于“增长性衰退”阶段,我国政府针对国内日益出现的战略资源短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通过“大资源外交”,营建稳定的国际资源安全环境已成为这些措施中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海外收购油气、煤炭和矿产资源的代价相对较小。目前,上海已有一批企业开始探索在海外参与资源开发的途径,如宝钢集团参与巴西铁矿开发;又如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在橡胶资源丰富的泰国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出来的天然橡胶部分销往欧洲国家,部分返销国内,对满足母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今后,上海企业应借助国际经济的走势,以及国家“大资源外交”战略形成的良好国际环境,进一步走出国门,与当地资源型企业结盟,或者兼并收购这些企业,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资源生产基地和营销渠道,为集团获得高额、稳定的利润来源。

    七、充分发挥银行对企业的金融支撑功能
    上海海外企业往往会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发展。如在企业创业初期,由于规模小,在海外银行缺乏授信记录,无法得到注册地银行的融资和授信支持;由于境内外账户独立开设,集团总部无法实时了解海外企业账户信息和高效集中管理资金;此外,部分海外企业注册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企业的发展。上述问题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在境内设立投资海外中转账户,以便合理避税和进行海外资本市场运作的需要。据了解,世界著名跨国投资企业,一旦瞄准新的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3,406.25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