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理论范式革命与财务学的制度主义思考
另一方面,还要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务网络“嵌入”于社会网络结构之中,分析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网络与社会网络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现实看,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网络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这个开放的财务网络系统既受社会网络结构的限定,比如信任机制时刻限制着企业财务网络的建立与发展,同时又对社会网络结构系统的正常运行施加一定的影响。总体考察,“优质”的企业财务网络系统促进社会的财务资本的流动,使社会网络结构的支撑基础——市场(10)——得以不断拓展,并强化社会网络的联结机制——社会信任体系;相反,“劣质”的财务网络系统会破坏一个国家的社会网络结构。企业财务网络对社会网络系统的负面作用的典型例证是目前我国的信用危机。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信任与网络强度呈正向关系,而时下企业流行的“重利轻信”做法,无疑会弱化社会网络系统的功能作用。因此,将网络分析法应用于财务学研究,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
3.研究内容:从财务技术到财务制度。新制度主义财务学的研究重心不是财务的操作性技术,而是“嵌入”于企业财务网络之中的财务制度结构。一般认为,制度是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作用的一系列规则,这种规则可以是正式的,如法律制度、组织章程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道德规范、习俗、信任等。对企业财务网络行为而言,起约束作用的制度都可以称之为“财务制度”,并且财务制度应当包括两大类:
一是财务本体性正式制度,即直接约束企业财务行为要素的制度规范,诸如我国财政部制定各种专业财务制度。财务本体性制度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专门的企业财务制度,也可以是散见于证券法、税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的“公共财务规则”。“公共财务规则”虽是一个新的术语,但各国的公司法、税法、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等有关法律中,确实包含有类似“公认会计原则”的、适合所有企业的公共财务规则,这些规则对企业的财务行为包括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行为形成强制性的约束。公共财务规则存在的依据,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的网络性和社会性。既然企业财务行为是一种网络行为,所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企业或其股东,而且还影响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那么,政府出于对维护良好社会经济秩序和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考虑,就有必要和可能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性的财务规则,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当然,政府作为一般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财务规则与政府作为产权所有者制定的财务规则是有差别的。从国际经验看,国有企业应当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财务行为,以体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及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特殊影响。政府作为产权所有者制定的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体现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代表的特殊财务权利;体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侧重于政府如何约束和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二是财务关联性制度。这种制度在性质上并不是财务性的,比如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产业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等,但却对企业财务行为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关系起约束和限制作用,因而称为“财务关联性制度”。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联的制度既有正式制度又有非正式制度,当前尤其是应当重视非正式制度与企业财务网络行为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因为这方面的研究确实薄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durkheim)在对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中,曾将现代社会缺少规范和丧失整合的状态称之为“失范”(anomie),并将导致“失范”的主要原因解释为三个方面,即: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滋长;现代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社会骤变会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并认为人类的私欲只能在他们所尊重的道德力量面前有所收敛。假使这一类权威不存在,便要靠强权法则来统治,而明争暗斗的状态必然是长时期的。杜尔克姆的社会失范理论给我们进行财务学研究的启示就是:伦理道德、信任保障、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在解决企业理财活动中过分追逐私利而导致财务秩序混乱或“财务失范”问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联性制度事实上就是本体性制度的环境性约束条件,因而财务本体性制度与财务关联性制度需要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种结合,就等于将企业财务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来分析社会制度结构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和限制,这样做有利于摆脱正统财务学“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局限性,使所构建的财务学体系更具动态调整性和环境适应性,并消除财务学与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社会学科的隔阂,实现财务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式发展。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