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改革方式的艰难选择——“剧变”抑或“渐变”
3.会计自身固有特点的制约。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指责多集中在财务报告本身缺乏应有的相关性、完整性和透明度上。于是,从实现财务报告决策相关的目的出发,不少人赞成对现行财务报告进行“激进式”变革,主要是想一劳永逸地实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或者说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于可靠性,则相关性无疑会受到削弱。若依沃尔曼的观点,改革后相关性大大增强了,但可靠性无疑受到了损害。即从一定程度上讲,现行财务报告的存在与发展,既要考虑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也要考虑会计自身固有特点的约束,即有用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尽管人们总是希望会计信息既相关又可靠,但两者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而在许多时候是不完全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
4.会计人才供给的瓶颈。如果撇开“激进式”变革的理想条件暂且不论,财务报告的“激进式”变革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即改革后所需的会计人才的大量短缺。可以预见,将来的财务报告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业务,还要熟知金融证券、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运用的基本技能,以跟上未来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步伐。符合这些要求的会计人才在任何国家都是社会管理中的高级人才,而高级人才的缺乏是当前各国存在的共同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推行“激进式”变革,国家必须组织新财务报告体系编制方法和理论的大规模学习和培训。这种培训所针对的对象是社会上所有的在岗会计人员,他们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改革前的培训期不可能太长,知识的更新补充量又如此巨大,改革所面临的人才培养难度便可想而知。同时培训所耗费的人力、财力也是惊人的,但此举的收效是否很大,是否会因改革的衔接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新一轮的报告舞弊或经济秩序紊乱,这均不可预知。
5.现行财务报告不是无用武之地。赞成“激进式”变革的人士认为,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太多,对使用者已失去参考价值,应予以抛弃和彻底更新。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4年调查的《改进企业财务报告》得出:①没有证据表明,使用者由于信息不相关或其他原因而放弃财务报告分析;②没有使用者建议,财务报告应当予以放弃而由基本不同的组织财务信息的手段来代替。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使用者并不赞成对其进行“激进式”变革。此外,各国的财务报告还受其具体国情及发展水平的影响。比如在我国,尽管证券市场的发展使投资者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股比率基本都在50%以上,即国家仍是我国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反映“受托责任”仍是当前我国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仅从财务报告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而否定现行以投资者、债权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通用财务报告是缺乏充分证据的。
可见,尽管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改革在理论上可以采取“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方式,但从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所面临的会计环境、信息的生产和使用者、会计自身固有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权衡,以采取“渐进式”变革为宜。当然,“渐进式”变革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也不是将那些疑难问题(如对软资产的可靠计量问题)无限期地拖延,而是在条件尚不具备时不要超越现实勉强推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