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概念新解
第三,要调优结构。一是优化企业布局。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乡镇企业工业布局逐步合理化,但“天女散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乡镇办的办在乡镇,村办的办在村里,组办的办在组里,户办的办在家里的现象依然严重。今后,应该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快小城镇建设这两大战略结合起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有的乡镇企业尽量创造条件,逐步向小区和小城镇聚集;新办乡镇企业,统一安排在小区和小城镇兴建。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很多工业品已经供过于求,市场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对乡镇企业来说不能只是上工业项目特别是一些一般性的工业项目,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的龙头企业,提高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与农业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这样不但可以使农副产品增值增效、农民增收,而且也可以使乡镇企业发挥资源优势,避免与城市企业结构趋同,从而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优化产品结构。乡镇企业由于受“三就地”原则的束缚,生产的产品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资源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长线产品多,短线产品少;大路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这种情况如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时期,无足轻重,而一旦进入买方市场,劣势就凸现出来。今后,乡镇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名牌战略等措施来不断提升产品的档次,在注重质量的提高的同时,搞好产品文化内涵等的提升。四是优化技术结构。在人才使用上,引导乡镇企业冲破“小农经济”“情感经济”的意识,大腿打破“一方水土用一方人”的人才“田螺壳”,解除亲族和血缘关系的绳索,真正建立起“才用八方、智纳百川”的用人机制,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人才的启用上,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模式。真正实现走“惜别人的脑袋”与“靠自己的脑袋”相结合的路子。在技术进步上,可以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姻活动,省、地、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可以经营邀请有关专家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咨询和“会诊”。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自办科研机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定期开发新产品。
第四,要放活机制。乡镇企业机制已经用了20多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迫切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为焕发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提供制度、组织和动力保证。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因企制宜、择舟上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租赁、兼并、出售等形式都可以用,做到适合哪种形式,就选择哪种形式。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