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四、沟通方式
由网民所构成之「电脑社群」的沟通方式与一般平民所构成之「社会社群」的沟通方式,其最大的不同之处乃在于:一般平民的沟通方式是亲身参与的沟通(in - person communication),而网民的「沟通方式」则是完全依赖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先天上缺乏所谓的「社会面貌」(social presence)此一在传统的亲身参与沟通方式中最重要的质素。举凡沟通参与者口语的音色、腔调、音量和非口语化的讯息如:瞪眼、扬眉、撇嘴、皱鼻等肢体语言,以及外于(但会同步影响)沟通参与者的沟通环境(例如:与会地点、座位型式、谈话气氛)等等,在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中都一一付之阙如。另外,参与者的年纪、性别、种族、相貌等等也不为彼此所知悉。在这种情况下,若与亲身参与的沟通方式对应比较,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有著什么样不同的特性呢?一般早期的研究多半著重在探究:由个别的电脑使用者所形成的小型沟通团体(当然是藉电脑网络而形成)之间的沟通方式特性。这些研究有一些非常有趣并且深具启示性的研究发现:首先,这些研究发现了在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之下,参与者参与沟通的频率增加了;同时所有参与者之间所占据之发言的地位,似乎也更加平等(egaliarian);而且更多的构想或观点被参与者所提出讨论;与此同时,却更少有意见领袖或主宰讨论的人物出现的情况(Kiesler et.al.,1984; Rice,1987; Weisband et.al.,1995)。
换言之,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虽然缺乏「社会面貌的接触」此种只有在亲身参与的面对面沟通时才会有的特性;但却似乎更能够鼓励沟通参与者在参与沟通之时更为积极勇敢直言不讳、更为自由主动,甚而更有创意。但是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真的是如此完美无缺吗?实际上却也未必见得。早期的研究往往也发现: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常常也令沟通参与者更勇于在「大庭广众」(当然不是彼此面对面的)前互相以极端或攻击性的语言相互较量(Kiesler et. al.,1984; Keisler,Seigel,and McGuire,1985)。也就是说,传统的「亲身参与沟通方式」的一些偏差现象,仍然可以在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中见到,而且以更直接,更赤裸裸的方式进行。究其原因,可能是沟通参与者因此而必须付出的代价(社会成本)或忍受的伤害,因为不是直接面对面而有所「屏障」、缓冲的缘故,因而远低于亲身参与的沟通方式所造成之后果。从这个观点来看,网民藉由电脑的转达而取得沟通的现象,似乎更符合持折衷观点的社会观察家。网民身上所残留的平民特性,仍然对网民在电脑沟通网络上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换言之,当代之新兴人类---网民,对此创新事物的想像力与使用创意,有部份(可能是很大一部份)还是根据他们在真实社会里的真实生活经验而来。
诚如上面所讨论的,有证据显示:利用电脑网路传达的方式,以进行沟通的工作团队或小团体,在正常情况下,往往较有可能产生高品质的构想或工作策略。但在提出构想可能过于繁多,而且成员间缺乏依据职位高低的「自然裁决权」的情况下,参与沟通的成员间,想取得一定的共识,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说服、协调与整合意见的功夫,结果可能使得情况更为复杂。沟通参与者若想藉电脑作为沟通的媒介以避免传统亲身参与沟通方式的「会议冗长,无效率及人际关系复杂」等令人厌烦的情境,在此状况下反而可能会令人陷入另一个更难解脱的情境。而且,若我们更仔细的探索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则将会发现这种沟通的方式,事实上也并非是完全匿名且彼此之间一点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地位的。因为网民在真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往往可能藉由? 言语文字的应用,- e-mail的位址及? 网民所使用的签名档(往往附有有工作之位阶、头衔等讯息)在有意无意之间泄漏出来(Walther,1992)。这当中所透露的社会学意涵,乃是相当丰富的。因此,对于社会学家而言,也许更重要的研究课题并不在于判定或比较这两种不同沟通方式的优劣,而应该更著重在讨论网民们(尤其是身上尚残留有平民特性的份子)如何藉著由这两手策略,更弹性的与周遭人们进行沟通。已有研究发现:在暧昧不明、敏感的且在技术上属于困难的情况下,网民倾向于采取传统的亲身参与方式进行沟通;而在沟通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愉快或忧惧的情绪、或是处理的事物过于琐碎、繁杂之时,网民则往往倾向以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来避免一些无谓的烦恼(Rice,1987;Jones,1995;Walther,1996)。另外一个已被发现的有趣现象就是: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也常被网民们巧妙地用来与他人保持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以取得更大的隐私空间。这些现象反映了: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的原则,似乎还是网民们行为的基本依据。以上所讨论的,是从网民自身出发来思考新的沟通方式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结构的观点来审视同一现象。例如:网民的性别、社经地位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职位资源(如:天时、地利或人和之便),甚至他们所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