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七大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先进装备支持,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安全的基础。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制造大国。200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33.3%,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94%。然而,我国制造业仍存在着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严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服务增值率低、高水平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新的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并加快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造大国的跨越。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增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类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宽带、无线、智能网络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与网络增值服务产业突飞猛进。人们将突破语言文字的壁障,发展网络教育与学习、网络研发、网络制造、网络贸易服务等新模式。这将深刻改变生产与消费方式,改变产业结构,改变企业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类在继续致力节约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将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
人类正致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有限资源消耗速率加快,资源短缺压力加大。人类致力于发展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技术,发展节水和水的循环利用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生态环境的变化,致力于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致力于修复工业革命以来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必须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在改善和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危及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地球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文明。
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根据人口与社会学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80亿,主要增长将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人类将面临传统传染病新的变异和传播,新的感染性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挑战。人类必须推进公共卫生、保健制度改革和保健医疗技术的创新,自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生命和生态安全。
人类正在经历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曲折前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不断滋生,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可预见因素增多。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信息、空天、海洋、机动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已成为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和核心战斗力。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社会和谐稳定程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综合国力将成为维护国家独立、统一、主权和安全的基础和保证。
人类正置身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创新日新月异,各学科之间进一步交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