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留下七大教训
以上制度安排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不少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又接连爆发金融危机,而以计算机、网络、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美国新经济或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美国经济出现少有的稳定增长期,美国资本市场也异常兴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等主要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受到推崇,成为全球楷模,很少有人对其提出重大的疑问。
安然等美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在短期内接二连三地曝光后,全球包括美国在内都开始意识到美国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也存在不少弱点与缺点,开始普遍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任何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之合理与否,效力高低,都要结合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综合考量。
概言之,制度之优劣都是相对的,取决于所处的环境,而且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任何制度不能产生迷信,并照搬照抄。这是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的第四个教训。
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各国资本市场相关体制、法规、准则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研究它们产生和变迁过程及其原因,尤其要重视各项制度由成功到失灵的根源,并结合我国国情,在恰当的时机吸收利用。这些年来,世界有很多机构来到我国推销并要求我们执行他们的准则,如公司治理准则就有好多版本。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这种要求,而应吸纳这些准则的合理部分,制定兼顾国际惯例和本国国情的准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顺应全球化的浪潮,不去遵循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惯例或努力建立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惯例,也决不能产生“人家不如我们”这样一种盲目乐观的臆想。
教训之五:政府应在市场中恰当地发挥作用,并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当今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政府监管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市场机制的纯粹的计划经济。在这种背景下,任何经济体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机制的作用。自《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美国在资本市场监管方面,既突出证监会的中心地位,又强调民间自律组织的重要性。譬如,在公司治理方面,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州政府立法、公司章程和习惯法下的司法机制,联邦法律和证监会以信息披露为本。又譬如在会计和审计准则的制定及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方面,主要仰仗民间自律,证监会则主要起指导、批评和确保准则执行的作用,并保留法律所赋予的最终决策权。但《萨班斯法案》要求将会计职业界的监管权、会计准则和审计规范的制定权等进一步向美国证监会集中。实际效果如何?我们将予以密切关注。
政府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条件在市场中恰当地发挥作用,并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这是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的第五个教训。
我国资本市场既具有新兴市场的特征,又具有转轨经济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尚未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在发展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为大。实践证明,与曾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前苏联及东欧地区各国采取的休克疗法相比,我们所走过的道路是更加符合实际的,而且已被证明是成功的。今后,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和计划,在保持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逐步将应当由市场决定的事项让市场决定,将适于由自律组织管理的事项让自律组织管理。
教训之六:市场出现危机现象时,应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但要防止矫枉过正
安然案后,美国政府和民间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纠错措施,包括在很短的时间内颁布了包含许多革命性措施的《萨班斯法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的。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美国是否有些矫枉过正。如:(1)是否有必要把曾给各国企业和经济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安达信置于死地?(2)是否过于强调政府监管机制的作用而轻视民间自律机制的作用?(3)不少改革措施成本是否过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会严重挫伤企业家们的冒险精神,从而削弱迄今为止一直使美国经济领先的基础?(4)能否将美国的监管理念与规则强加给其他国家?
应当承认,美国在安然等案后矫枉过正除了技术原因外,也有政治因素,即在美国股市以至整个经济受“9?11”和财务丑闻双重打击下,各方面出现悲观和恐惧心理,世界各地也弥漫着对美国不信任甚至敌视的气氛。为扭转这种局面,美国采取了各种激烈的措施,以期产生立竿见影之效,但同时可能存在着对这些措施的副作用和代价估计不足。
事实上,在各国不同程度的抵制下,再加上出于重新振兴本国资本市场尤其是IPO市场的需要出发,美国在公司治理规则的适用以及中介机构的监管等方面已给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以一定程度的变通处理。
这表明,市场出现危机现象时,应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但要防止矫枉过正。这是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的第六个教训。
有鉴于此,我们在制定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并实施监管时,要避免简单化,走极端,正确处理按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办事和满足短期政治需要的关系,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教训之七:无论在什么社会,都应兼顾利益与诚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市场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也确实是市场经济的推进剂。然而,近年在成熟市场披露的财务丑闻表明,对私利的无休止的追求也可能滋生种种贪赃枉法的行为。在贪得无厌面前,任何法律和监管都将无济于事,社会公正也将荡然无存。1998年,当美国各界还陶醉在知识经济的辉煌成就中时,当全球都被美国的新成就倾倒时,时任美国证监会主席的莱维特就在题为“数字游戏”的报告中尖锐地指出美国社会充满“违背原则的游戏,而这些原则恰恰是孕育市场力量、引导市场成功的原则。”他尖锐地指出,“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利润质量将受侵蚀,财务报告质量将受侵蚀,管理将被操纵所取代,诚信将被虚假所置换。”安然等财务丑闻披露后,美国《时代》周刊、《国际先驱论坛报》等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问题不是会计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国际金融市场著名的投机家索罗斯也批判一味强调私利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呼吁摒弃“当允许人们追求自己狭隘的私利时,公众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偏面认识。针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他指出,“立法还不是答案的全部。在改变法律的同时,必须改变基本的态度。人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公众利益而不只是自我利益。没有这个精神的转变,新的管制和新的立法只会鼓励更多的规避行为。”连美国总统布什也在世通公司丑闻败露和美国股市受重创时,专程去华尔街,向企业们大声疾呼,“要建立一个诚信的新时代,”因为“没有良心就无法建设资本主义,不讲道德就无法发财致富。”
可见,无论在什么社会,都应兼顾利益与诚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成熟市场财务丑闻的第七个教训。
因此,在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我们要在上市公司和整个社会推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文化,在政府政策的层面上则要恰当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制定资本市场诚信准则,维护诚信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严重失信的机构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