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低廉”之危
对于工资,目前人们似乎有着诸多困惑:现有的工资水平是否与改革开放、GDP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大背景相适应?现行的工资结构是否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特征?在职工福利保障制度已步入市场化的同时,现有的工资制度是否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物?这些疑惑的答案依然不确定:中国劳动力价值被低估了吗?“劳动力低廉”是否正成为财富掠多者冠冕堂皇的借口?是否需要重新定价中国的劳动力价值、改革现有工资制度?
《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在无锡、苏州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民工工资收入基本上和童阿根一样,大都在每月600—1200元,平均工资水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当,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使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的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按照往常的惯性,仍然忽略着工时、加班、假日权甚至劳动合同,在隐患四伏的环境里“捞钱”生计,容忍着向外界无法完整表述的生存考验。
据无锡市劳动管理部门介绍,现在民工在无锡找工作并不容易。这和此前媒体报道的“民工荒”正好相悖,无锡市火暴不减的职业介绍所似乎可以佐证这种说法。
“这是假性‘民工荒’。”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王国进定论,“农民一年10个月空闲,加上1.5亿的劳动力储备,长期看,企业不会人力吃紧;但是农民工收入过低已渐成用工制约因素。”
从理论上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体现,所以“谁来为劳动力价值定价”的答案当然是市场。
但事实上,中国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劳动力价值的尺度;相反,中国劳动力定价的行业标价却十分明显。“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中国古话,正演变为工资收入上的“人人害怕选错行”的现实话题,并造成了复杂而难以相互“沟通”的行业利益。
5月16日,记者采访了正忙于《知识经营战略研究》的复旦大学经济学学者王国进博士。
“中国工资行业化特点鲜明。垄断行业,如电信、石化和部分金融单位,员工收入要比其他充分竞争的行业高出一大截;外资类的员工收入一般也高于国内企业,民营企业收入差距很大,管理层的待遇远远超过金领。”王国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所有制方面,国企相对高稳定,外企相对规则,民企机制灵活。还有一个是职务差别,即由于职位不同而造成工资收入的悬殊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非常不平等的,如同一企业内部,一个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收入是一般员工收入的10倍、20倍,甚至更高,这就是一种不平等的收入差距。”
作为管理学博士后,王国进从管理学角度为《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实际上,我们应该肯定不同级别的人,由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以及所做贡献不同,而出现适当的差距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反对过分的收入悬殊,因为这往往会造成社会的分化,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