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会计理论

“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5 10:35:31
【本文由PB创新网为您整理】摘要:从“有限理性”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在上市资格准入制度、配股条件、业绩评价指标等方面因过度重视“结果理性”而诱导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提出应着眼于“程序理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从制度上加以防范。

  关键词:有限理性;结果理性;程序理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已开始由“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状态向注重公司业绩的投资理念转变,投资者会越来越关注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失真将误导投资者的决策,从而损害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虽然近年来我国财会界乃至整个经济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一、“有限理性”理论简介

  “有限理性”理论是由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赫伯特。亚。西蒙(Herbert.A.Simon)教授提出的。在其所著《管理行为》一书中,他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即人是有限理性的。同时,他还明确区分了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程序理性是指行为是在适当考虑其结果的条件下进行的,或者说行为过程符合规范的标准,则该行为就是程序理性的,因此行为的程序理性取决于它的产生过程是否规范。结果理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和限定范围内,当行为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时,它就是结果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理性取决于某项行为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或预定目标的完成状况,而不管其行为过程如何。

  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着眼点不同。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行为过程的理性,而不只是注重结果本身,结果总是一定行为过程的结果,世上没有无因之果,只要保证了行为程序的理性,结果自然是可以接受的;而结果理性则强调结果对预定目标的符合程度,而不在意产生这一结果的行为程序。西蒙教授认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由于无法准确地认识和预测未来,从而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只能依靠某一理性的程序来减少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应该注重程序理性。因此,在人是“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侧重程序理性,加强对行为过程的考核、控制。只要程序合理、过程规范,结果理性自是程序理性的必然结果,而不应刻意追求结果理性。

  二、过度重视“结果理性”,诱导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原因是很复杂的。通常,内因是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但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和评价者,在上市资格准入制度、配股条件、业绩评价指标等方面过度重视“结果理性”,也对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上市资格准入制度

  在对公司上市资格的准入制度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注册制,二是核准制。两者主要的不同在于:核准制下,由政府出面制定较之一般的公司法更高的进入标准,并依据这一较高的标准逐个审批意欲进入市场者的申请。而在注册制下,意欲进入市场者只需要按照一般公司法的要求向证券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即可,但政府对于事后的欺诈行为将进行惩戒。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我国1990年到2000年一直实施的是行政审批制度。在行政审批制下,除了在《公司法》中要求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需要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条件外,还实行“规模控制,限报家数”政策。企业通过激烈竞争拿到的股票发行额度往往与其资产规模和财务状况不相匹配,只好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此外,许多改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因承担社会职能而形成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也必须予以剥离。这样通过将劣质资产、负债及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潜亏剥离,便可轻而易举地将亏损企业模拟成盈利企业。剥离与模拟从根本上动摇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模拟的财务报表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而作为券商,只要争取到获得额度的企业,就肯定能获得相应的利益,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对上市公司的服务是次要的,主要是看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银行业务演变成“公关”行为。也正是如此,我国早期上市的很多公司先天发育不良,上市后“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亏损”也就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从2001年3月17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核准制。核准制的实施是我国朝着股票发行机制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但在实施初期,大量企业被快速包装上市,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券商自律和实现对上市公司数量乃至扩容节奏的控制,有关部门又推出了“通道制”。通道制在提高券商执业水平和抑制劣质公司上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如由于通道有限,提高通道周转率成了券商的第一要务。很多券商为了争到主承销权,不得不对准上市公司曲意迁就,以期能快速将企业包装上市,腾出通道来跟进新的业务,起不到对上市公司的核查和监督作用。而相当一部分企业为达到包装业绩和高溢价发行的目的,仍沿用核准制以前的改制模式,剥离和模拟现象仍然存在,过度包装、虚假信息仍然在证券市场层出不穷。

  上述情况的出现,在于证券监管部门对于结果状态的偏爱,在审核公司上市资格时,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上市条件上,只要上市公司达到审核标准,则批准上市,而对于公司在申请上市时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各种寻租行为却没有多加考虑。这就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结果状态”,不得不以牺牲“程序理性”去尽力迎合监管部门对“结果理性”的要求,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合理的资产剥离等种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二)配股条件

  自1993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条件相继出台了五个规范性文件,而对配股条件中唯一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也有一些相应的变动(见表1所示)。

  表1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申请配股前ROE的规定

  ┌─────┬─────┬─────┬─────┬─────┐
  │1993年12月│1994年9月 │1996年1月 │1999年3月 │2001年3月 │
  ├─────┼─────┼─────┼─────┼─────┤
  │     │前三年每年│     │前三年每年│     │
  │前两年每年│大于0,且 │前三年每年│大于6%,  │前三年每年│
  │大于0   │三年平均 │均大于10% │三年平均大│平均大于 │
  │     │     │     │     │6%    │
  │     │10%以上  │     │于10%   │     │
  └─────┴─────┴─────┴─────┴─────┘

  由此可见,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条件经历了一个由松到紧,又由紧到松的过程。这些规定对将社会资源尽可能配置到经营业绩(以ROE为标准)较好的公司中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亦负面地诱导了上市公司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操纵。

  表2 10%≤ROE<11%、6%≤ROE<7%的上市公司占每年年末公司数比例

  ┌───────────────┬────┬────┬────┬────┐
  │     年份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
  │     年末公司数     │ 194  │ 293  │ 321  │ 566  │
  ├────────┬──────┼────┼────┼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1,015.63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