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对会计目标的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对会计目标的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金融企业会计改革问题
- ·下一篇文章: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
对会计目标的反思
(4)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目的一是了解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二是解除受托责任、获取自身利益的需要。由于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除财务会计信息外,还有管理会计信息、成本会计信息等诸多手段,因此,其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目的主要是解除受托责任、获取自身利益。
(5)银行等贷款人及供应商。银行等贷款人及关注的是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其需要了解贷款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的真实情况以及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间以及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据此作出贷与不贷、以什么样的价格贷(即确定贷款的价格)的信贷决策;同时,为了防止呆账、坏账的发生,需要及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以防范、减少贷款风险。供应商主要关注货款能否及时收回,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与银行及贷款人相似。
(6)政府及其管理机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表现在一是征税。尽管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但财务会计信息仍是其征税的基础,因为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调整而得来的。二是政府协定。政府需要会计信息来确定公用事业企业的产品价格。三是行政干预。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需要会计信息来作出宏观决策,需要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来引导资源的流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效益、维护公平。
2、如何协调种种不同的需求。面对种种不同的需求,能否有效地协调统一,如何协调统一,理性的选择是寻找其共性的、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说寻找需求的交集。通过对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群体的分析,从需求内容看,都需要反映企业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来看,需要真实的、可比的、具有预测价值的信息。
(二)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功能、地位
会计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首先,会计是一门经济技术手段。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此,需要核算成本,比较各种投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需要对决策后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以保证收益目标的实现。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并最终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来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有助于经济活动主体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对决策后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因此,会计是一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技术手段。其次,会计具有协调人们经济利益的功能。两权分离后,财务会计承担了双重角色:一方面,会计要为所有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价经营者是否真实地履行其责任服务;另一方面,会计要为经营者解除受托责任服务。尽管财务会计内置于企业,但其所承担的双重角色要求其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正是由于其内置于企业,才诞生出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验证企业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信息不但成为评价经营者业绩的标准和经营者受托责任解除的手段,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依据,与其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同时,会计信息指导资源的流向,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正因为财务会计信息的这些功能,才有了准则制定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才有了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越来越多的介入。近来,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的出台,说明当前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生产、提供的介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会计准则制定权之争是利益之争(冯淑萍,2003)。会计信息的背后,是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而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由于利益相关者自利的本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很容易出现个别或部分利益相关者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会计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提供客观、公正、真实的信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有效地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这正是会计社会性的一面,也是“决策有用观”所忽视的会计的另一重要功能。
(三)笔者的会计目标观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会计信息使用者既需要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来优化决策、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又需要反映企业经济交易或事项真实情况的会计信息,来监督决策后的情况。会计既具有技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客观、公正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社会性的一面。而“决策有用观”只注重会计的决策功能而忽略了会计的监督功能,只注重会计技术性的一面而忽略会计社会性的一面,因而,其作为会计目标是不适当的。会计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既要看到会计技术性的一面,又要认识到会计的社会性。基于此,笔者认为,会计目标应设定为“如实反映”。所谓“如实反映”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交易、事项和情况的经济实质。因为(1)如实反映企业情况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数量、时间以及不确定性,进而有助于决策,而过于强调决策有用会使会计失去自我。(2)如实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信息有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利益相关者监督决策后企业情况需要如实反映企业情况的会计信息。(3)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能充分发挥好会计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协调各方利益方面的职能。“如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影响的信息;提供如实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委托给他的企业资源时是怎样履行他对业主的管家责任的信息。
四、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市场取向的过程,也是向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以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更是首当其冲。我国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深受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争。由于受托责任未能反映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且“决策有用观”实际包含了“受托责任观”的主要内容并日益占据主流地位,因此,“决策有用观”逐渐被我国会计界所接受。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国际化和国情化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认识到我国会计所面临的特殊环境,特别是近年美国接二连三发生的会计丑闻,使人们对西方会计的崇拜逐渐打破,更清醒地认识到走自己道路的重要性。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反思我国会计体系,重新思考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冯淑萍教授近期指出:“财务报告的决策作用在我国较难体现”。既然财务报告的决策作用难以体现,那我国的会计目标还要不要定位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要,为什么?如果不要,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我国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的认识和分析。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最多,也是我国很多特殊会计事件、会计问题产生的根源,其使用者群体最有代表性,因此,笔者仍以上市公司为例。
(一)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