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恶化呼唤着共产主义(1)
第五,环境资源领域建立产权和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如对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那些洄游鱼类资源,很难建立有效的产权,即使划定了产权,如把某一群鱼划给某个渔民,但监视、保护起来难度很大,成本也太高。
第六,环境资源利用及其影响一般是一个长期过程。同长期性相连的是不确定性,时间越长,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开采经营的风险也就越大,从而抑制了企业和个人确立一种有利于资源长期持续利用的投资和经营战略。
各市场经济国家,在计算衡量经济进步的基本指标GNP时,没有将环境损害的因素考虑在内。虽然环境影响一般来说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破坏环境就不是一种社会生产消耗。仅仅对市场化的产出进行衡量的GNP,不能看作社会进步发展的唯一标志。又如,炼钢厂生产钢铁造成的污染,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在确定钢铁的价格时,只考虑生产钢铁的实际耗费,并不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计算在内。实际上,应该对所发生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并从GNP中扣除,这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合理的、科学的表现,但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做到,市场调节不能对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产生约束机制。
市场的失灵,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市场调节的是私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是局部利益而不是全局利益,是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市场调节不仅激励不到和解决不了最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反而随着自身的发展,进一步使这个问题恶化。我们当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社会用一种新的调节机制来重新调节我们的生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维护我们的公共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市场调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失灵所引起后果的严重性,强烈主张国家进行干预,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推行生态殖民主义,通过世界市场来掠夺全球资源和输出污染,使本国的生态环境近来有所改观,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却在加速恶化,整个地球的的生态环境却在加速恶化。
4、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和消费无限扩张趋势的发展。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类在运用它创造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利用它破坏了自然环境,很多技术以疯狂的形式在掠夺自然。地球正在失衡,很多动植物正在人类的虎视之下走向毁灭、灭绝。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环境的衰败形成如此强烈的对照,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20世纪是科学技术胜利的世纪,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世纪。
人们使用科学技术之所以出现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关键在于利用者的目的和需要。科学技术本身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能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正负作用笼统地归属于科学技术本身,片面地加以褒贬。马克思指出:“像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是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资本家的工作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8页)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谁先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谁生产某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低于生产该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能获得超额价值,进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社会整个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降低生活资料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提高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存在迫使资本家千方百计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挤跨对手,本身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又使他们有可能当机立断,及时在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可见,科学技术是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艺术的进步。”(《列宁全集》第18卷第595页)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与其在物质生产领域的扩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工业技术把对人类并不重要,但却在日益增长的某些商品,用不断增加的对环境有害的包装包裹起来,造成象征着技术时代的进步但实际上是生活垃圾的大量堆积。无数事实表明,比起那些老的技术来,本世纪的新技术对于环境的破坏更大,造成了人类生存与地球环境更不协调。资本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科学技术来设计和生产出象汽车、核弹、合成塑料、化纤等能带来巨额利润的产品,而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