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财务管理

迪斯尼公司投融资行为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5 17:33:32
【本文由PB创新网为您整理】理论Jensen(1976)代理模型下的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问题,主要体现为上市后数十年、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自由现金流充裕的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配置问题。此时,公司创始人退出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由职业经理层支配企业经济资源;股权结构中,外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达到60%以上。代理问题导致股权管理层投资于NPV<0的项目,而不是分配给股东自己进行再投资决策,从而破坏股东价值。

  根据Jensen理论,上市后十年内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出身于私人企业,股权集中于创始人。例如,盖茨目前仍然持有微软23.7%的股份,主导企业发展的控股股东自身对投资决策具有内在的谨慎,出于发展和竞争能力提高的需要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失败对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价值、控股股东自身经济利益和声誉都有重大负面影响,而投资成功使自身财富和声誉提升更快。如盖茨的财富随微软的成功而陡升。

  而上市数十年的公司,由于多次增发,创始人股权日益稀释,基本上退出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不再是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形成企业资源由职业管理层支配,股权分散于外部机构投资者的格局。从规范公司治理,维护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公司董事会往往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建立细致和严密的投资决策程序和分析审查规范,因而财务分析的决策辅助作用日益凸现。

  中国股票市场建立的时间仅仅十年,上市公司的普遍存在时间不超过十年,按照Jensen理论应属于前者,对投资决策应有内在的谨慎。可是中国股市却普遍存在投资项目失败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多数由大型国企转化而来,上市之前已经有数十年的经营历史,上市后的管理层多数已经不再是原创业团队。同时,国家作为大股东监督职能的缺位,使得国内的上市公司资源由管理层支配,股东利益难以成为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因此,如果用Jensen理论来衡量的话,应属于后者。这就是中国国内上市公司投资项目失败问题普遍存在的理论原因。

  下面,我们选择一家同样有数十年经营历史的、由职业经理层管理的美国上市公司,通过对该公司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分析,来观察其投资战略是如何与公司发展战略、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相符的,其融资行为又是如何为投资需求服务,并与之相匹配的。

  迪斯尼公司融资行为实例分析1922年5月23日,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用1500美元组成了“欢笑卡通公司”。现在,迪斯尼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家娱乐公司。其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则被誉为“奇特的天才”、“百年难遇的欢乐使者”,美国总统约翰逊称“他所创造的真、美、欢乐是永世不朽的”,是全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目前,迪斯尼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多媒体公司。它是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而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卡通影片,开始真人实景影片的制作;迪斯尼乐园至今已经成为迪斯尼王国的主要收入来源,提供了总利润的70%;1995年收购美国广播公司,全面进入电视领域;出售依卡通形象制造玩偶的特许经营,每年的营业额在10亿美元上下;迪斯尼唱片公司致力于唱片、录影带、影碟及连环画等儿童印刷出版物的经营,其中将过去几十年出品的影片制成影像带出售,每年即可收入1.7亿美元。

  到1995年迈克尔。艾斯纳收购美国广播公司之前,迪斯尼公司当年的营业额达到121.28亿美元,利润13.937亿美元,市场价值470.4亿美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14.1%、13.8%和63.5%.而与1922年相比,则是几千万倍的增长。

  在迈克尔。艾斯纳长达18年的经营中,融资扩张策略和业务集中策略是其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这两种经营战略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迪斯尼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创造了连续十数年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确保新业务与公司原有资源的整合,同时起到不断的削减公司运行成本的作用。归根结底,这两项策略与“股东权益最大化”原则符合得很好。

  1、融资概况可以看到,迪斯尼业务的不断扩张得力于良好的投资项目的选择,具体说来就是一系列成功的并购行动。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会看到公司的融资行为是如何支持公司战略发展的。

  首先,对迪斯尼公司的融资特点进行分析。

  由表1统计,迪斯尼公司的长期融资行为具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股权和债权融资基本呈同趋势变动。从近10年的统计来看,股权和债券融资的变动趋势基本吻合。这反映了公司的股权、债券融资需求具有相关性、一致性。

  第二、融资总额除了在1996年有大的增长,其他年份都比较稳定。稳定性反映出迪斯尼公司在努力维持一种平稳的速度增加其长期资本,用于公司的自然增长。而96年的融资激增,显然是与并购ABC相关的。

  以上两个特点,反映出迪斯尼的融资行为与其投资需求是相关的,变动具有一致性,其融资行为是为投资行为服务的。

  第三、除了股票分割和分红之外,迪斯尼公司的股权数长期以来变化不大。仅有的一次变动在96年,由于收购美国广播公司融资数额巨大而进行了新股增发。

  第四、长期债负债比率一直较低,近年来仍在下降。迪斯尼公司的负债平均保持在30%左右。96年为并购融资后,负债率一度超过40%,此后公司每年都通过增加股权融资来逐步偿还债务,降低负债比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00年通过股权融资大幅削减长期债务,为2001年并购福克斯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财务条件。

  特点三、四反映出迪斯尼公司偏好于用股权融资来替换债务融资,不希望有较高的债务比率。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迪斯尼公司有优良的业绩作支撑,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充足。因此公司有能力减少债务融资,控制债务比率,降低经营风险。而且,并购行为又进一步推动业绩上升。

  其次,迪斯尼公司采取的激进的扩张战略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偏大的经营策略,为了避免高风险,需要有比较稳健的财务状况与之相配合。

  而且,由于迪斯尼公司的收益良好,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角度,降低债务比率可以使更多的收益留存在股东手中。值得注意的是,迪斯尼公司也没有走向完全依赖股权融资的极端,它谨慎的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债务比率,既有效的留存了股东权益、减少债务人对公司自由现金流投资的约束,又可以享受到债务的税盾效应,尤其在大规模并购中,使投资风险在债务人和股东之间得到了分散,保护了股东的权益。

  2、融资行为与投资需求的匹配性分析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迪斯尼公司的融资行为是为其投资项目服务的。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其融资行为是如何与投资行为相匹配的。融资行为与投资需求的匹配体现在两个方面:融资总额匹配与融资时间匹配。即融资总额要与项目投资所需的资金总额匹配;融资时间要与项目进行的时间一致。

  企业的投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性投资,企业的自然增长带来了经营性扩张,主要用于增加净营运资本以及进行常规的固定资产追加投资,所需要的融资额相对较少;另一种是战略性投资,公司出于战略性扩张的目的,比如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所需要的融资额相对较大。

  ⑴日常性投资日常所需投资主要用于两个方面:追加净营运资本和进行常规的固定资产追加投资。在过去10年中,由于迪斯尼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因此这两项投资基本上可以用当年的经营现金流来支出,不需要外部融资。从表1可以发现,基本上96年之后长期债务总数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可以说,股权融资的部分基本靠内部融资,将留存收益的现金流投入营运,作为投资了。从下表数据可以看出,经营现金流扣除追加的固定投资后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剩余。

  如下图所示,经营现金流与固定投资现金流共同确定的曲线位于斜线上方,表示的含义是经营现金流入的量要比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3,718.75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