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公司治理的财务思考
- ·下一篇文章: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
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
4.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假如某一项或几项假设可以从其他假设中推理出来,那它就是一项推论,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所做的假设正确的话),而不应成为一项新的假设。
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体系只应具有一个层次,而不应具有多个层次,如基本假设、衍生假设等。
三、现金流廿管理假设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包括以下几个:
1.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活动应该限制在经济利益相对独立、并且具有一定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主体之内,这一假设也可以简称为主体假设。主体假设明确了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空间范围,将一个主体的管理行为区别于另一主体的管理行为。
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应具备两个基本特点:(1)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必须有独立的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可以自主管理主体内的现金流量。同时,主体假设有三层具体的涵义:(1)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可以管理的经济活动,即凡是管理主体有权管理,并且与其有利害关系、最终会影响管理主体经济利益的、与现金流入和流出有关的经济活动都要由管理主体来管理;(2)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的立场,即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例如一笔应收账款的偿还业务,对于付款方而言是现金流出,对于收款方而言是现金流入。在对付款方的其他方面 (如资金成本、信誉)没有负面影响 (或经权衡认为负面影响小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情况下,付款方一定会争取少付款或晚付款,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笔资金。同样,如果对收款方而言没有负面影响 (或经权衡认为负面影响小于可能带来的效益),收款方也一定会争取早收款或多收款。这就要求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管理现金流量时,要有明确的立场,一切经济业务都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进行处理;(3)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要严格区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主体是指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具有不定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企业集团控股公司或不受其他主体控制的一般企业。广义的管理主体除包括狭义的管理主体之外,还包括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但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具有一定的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经济主体,这种经济主体可以大到集团公司内部的子公司或公司内部的某一职能部门,也可以小到某一个人。
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问题:(1)在理论研究和管理活动中,我们究竟取哪一种理解?是广义的理解,还是狭义的理解?(2)如果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之间或者广义管理主体与狭义管理主体之间出现利益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处理了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应视理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而定,如果我们进行研究或管理的对象是整个集团或整个企业,则应取狭义的理解;反之,如果我们进行研究或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狭义管理主体之下的广义管理主体,则应取广义的理解。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之间,或广义管理主体与狭义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应由狭义的管理主体进行协调,其原则是广义的管理主体的利益要服从狭义管理主体的利益。当然,为了避免广义的管理主体有“情绪”或 “意见”,进而损害狭义的管理主体的利益,狭义的管理主体最好能给予受其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以某种形式的补偿。
在以下的论述中,除非特别提及广义管理主体或狭义管理主体,一般仅指狭义管理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非有相反的证据,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相反的证据是指可以证明管理主体的经营活动即将终止的证据,如按合同规定企业即将解散,或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将破产等。
这一假设有两层含义:(1)管理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或清算;(2)管理主体可以执行其预计的经营活动,包括各项合同、各种既定的经济活动等,同时又无法确定其终止时间。
这一假设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竞争,使其经营活动面临风险或者不确定性而提出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一个现金流量管理主体能够 “长生不死”,永远存在下去,但除少数现金流量管理主体愿意在完成既定目标或既定经营任务时终止外,大多数管理主体都希望自己生存下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因而我们有必要假定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清算,不会破产,而是持续经营下去。
这一假设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情况下,管理主体应选择不同的管理政策,例如面临被收购的风险时是否选择反收购策略。
3.管理分期假设。按照持续经营假设,一个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经济活动应该是无限期进行下去,永远不会终止的,但这会给现金流量管理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在管理主体的经营活动偏离最初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如何或何时才能发现?一旦发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在分析和考核管理主体的管理业绩时,是否应该等到管理主体最终停止经营?如果不能,我们又该何时分析和考核?……显然,我们不可能等到管理主体最终停止经营才进行这些工作,这既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逻辑结果 (因为按照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永远不会停止经营,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进行这些工作),又是现实管理的需要。
我们无可选择,只能将管理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为一个个或者相等,或者不等的时间间隔,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这一假设对于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影响是不难理解的,例如它可以使管理主体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成为可能,也可以为管理主体分期对其业绩进行分析和考核,据以及时了解实际管理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在实际划分管理期间时,要同时考虑外部的有形法规 (如《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无形规范 (如约定俗成的惯例),并结合企业管理需要而定,其长度可以短至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甚至更短,也可以长至几年甚至几十年。
4.时间价值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管理现金流量时,假定资金应该按照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价值,也就是说假定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有着不同的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应该是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都不能缺少资金,当资金的所有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资金使用者时,必然要按让渡时间的长短取得一定的报酬,即利息收入。而资金使用者也必然要将资金周转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按时间的长短支付给资金所有者,从而形成资金的使用成本,即支付利息或股利。这部分利息或股利就是资金时间价值的最直接表现形式。
资金时间价值假设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例如,时间价值的存在,决定了管理主体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采取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进行评价要比回收期法科学。再比如,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采用集中银行、锁箱系统等手段加速现金收入的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5.理性管理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的管理行为是理性的,是为了实现管理主体的管理目标进行管理的。
这一假设有四层含义:(1)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管理主体的管理目标而进行管理的;(2)管理主体在面临多种选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