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平衡木上的微软中国”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平衡木上的微软中国”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培训咨询如何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 ·下一篇文章:让员工相信未来发展
平衡木上的微软中国
相比较而言,微软全球在培训方面更偏向专业化,而微软(中国)则注重全面性。唐骏说:"因为我们的员工更缺乏的是全面的经验、知识、能力,并且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出去以后都能代表微软的整体形象,所以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比如对做人的基本规范、举止言行做职业化培训,具体到面对客户、领导怎么说话才得体,另外演讲的能力也被特别强调,而在总部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通过全方位的培训,满足了员工的学习需求,使他们的个人人力资本得到了增值。
提供发展空间,凸显个人价值当员工通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希望将之发挥出来。微软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给每一位员工真正赋权,鼓励他们创新。唐骏说道:"人的本能都是想尝试走得更远,如果有太多制约,被围在固定的圈子里,他就不会往墙壁上撞。所以微软给员工的是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真正的舞台。"
微软(中国)公关部经理马涛介绍,作为经理,自己真的拥有决策权,而不是一个空空的头衔。上司相信她更了解传媒,只是给她指出公司市场产品宣传的大方向和整体框架,而从来不对具体的事情指手画脚,限制她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比如公司与什么媒体合作等具体事情,全由她自己做主。这样的发展空间,才让人觉得工作有意义,个人有价值。进而喜欢上工作,想做得更多一点。
微软非常反对技术蓝领的模式,认为技术人员一旦变成流水线上的一员,就会变得机械,缺乏创新。软件人员在其他公司也许被称为软件开发员(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而在微软被称为软件设计员(software design engineer),都简称SDE,但是有本质的区别-微软把所有软件设计的权力下放到每个工程师头上,让他们既做设计又做实施。唐骏说:"如果是你,你难道不想设计得更完美?让实施结果更理想吗?你不是有潜力和愿望去创新吗?"
微软(中国)的顾问部门就是一个明证。任何一个普通顾问一旦接手一个项目后,有关技术方面的一切都由他全权负责,在客户面前完全代表微软公司,有充分的决策权,包括所使用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开发的方向和模式都由他来引导。比如负责与联通合作CDMA1X项目的员工,就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平台,影响到中国CDMA的布局以及整个通讯业的发展。
给予必要支持,激发个人潜能微软不仅给予员工发展空间,在必要的时候还给予资源支持。对于这一点,唐骏是感同身受的。刚进入微软时,作为一个普通的SDE,他看到当时公司的开发程序是先做英文版,然后再做其他语言的版本,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其他版本和英文版的时间相差特别长,并且很多开发工作是重复的,即费时又费钱。于是他有了同步开发的想法,但是必须要有很多人配合才能实施,于是就向上司提出来。上司经过考证觉得可行后,鼓励他尝试,并从公司层面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结果他实现了最初的设想,改变了微软的开发理念和工作流程,大幅提高了商业价值。
"这就是我怎么从一个SDE变成了一个部门经理。后来我又做过技术支持,创建了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现在做微软(中国)总裁。我对我在微软从事的任何一份工作都很满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微软三大最重要的职位我都做过了,在整个公司里像我经历这么丰富的人也不多见。"
这样的例子也随时出现在普通员工身上,李万军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看到公司内部管理的报表形式不够完善,恰好微软推出了一项基于互联网的门户新技术。在此技术上,他为全球技术中心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使得管理人员在任何地方,一上网点击,就能对公司所有的业绩状态一览无遗,包括过去一天当中给多少客户做了服务、客户的满意度如何、员工的效率是多少、这一天的支出是多少等。
李万军的成功,首先是源于个人的兴趣和对技术的痴迷,其次得益于公司的大力支持。在上海建立一个门户网站,需要从公司的很多地方抓数据,需要跟总部联系,需要和公司的内网连接,需要人事部、财务部的合作。
"没有我的批准,没有公司的支持,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他不可能得到这些保密数据,实施更无从谈起。"唐骏说。现在,微软全球都在使用他发明的系统,公司内部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了。李不仅为公司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创造了价值。他23岁就成为了微软公司里最年轻的部门经理,现在已经在总部工作,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微软还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性质,和每个人不同的成长需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来具体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每年员工都有两次机会向公司提出自己未来半年中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需要什么帮助。然后,人事部门会做出基本的职业规划,直接经理会和员工谈具体的职业发展道路,最终将具体提供什么培训、发展空间和资源支持紧密结合在一起。
唐骏表示,在为中国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上,他面临着挑战,这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差别造成的。"我们这里对做管理职位感兴趣的人多一些,好像只有成为经理才充分认可了个人的成绩。而在美国就根本没有这个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做经理,就愿意做纯粹的软件设计人员。但是公司所能提供的管理职位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人做得很出色,在微软还是一个技术人员,而在其他公司也许已经变成总监了,他多少会有一点点不平衡。"
氛围:平衡个体与集体
一份工作待遇再好,再有发展前途,如果周围的环境让人不开心,也不能令员工完全满意。对于员工,还要考滤个人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冲突,成就与压力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体与群体的融合。作为在中国运作的公司,还必须考虑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西方讲究的是制度严格规范,中国的文化传统则更注重人情,而不是条条框框。要更多地关注人,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才能锁住人心。
关爱员工生活,营造家庭氛围为了解决员工的一些后顾之忧,微软(中国)专门成立了一支后勤服务队伍,在员工工作忙碌时,帮助他们料理私人事务,甚至包括交水电费等。而公司里总是随时准备着免费的饮料、点心等食品,以供加班的员工使用。
马涛说道:"这样做让大家觉得公司真的很关心他们,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从而有一种安心、踏实的感觉,就像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一样。"唐骏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有很大的区别,美国人主要是把工作当作生存的手段,而中国人则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乐趣。所以我们要在公司里努力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唐骏承认,在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上,微软也存在缺憾。即在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关系上的得分较低,这导致在两次评比中,微软(中国)许多项得分都远高于翰威特的指标,但还是屈居其他公司之后。牺牲一部分生活的空间,不可否认对员工满意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唐骏说:"还没有参加评比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问题,评了以后我知道这是一个问题,下一次评还是问题。这是微软的文化造成的,员工个个都是工作狂,很难解决。"
释放工作压力,营造轻松氛围鉴于现在的员工都处于极高的工作压力之下,许多跨国公司都积极提倡开放的企业文化和轻松的工作氛围,这一点在微软尤为突出。
软件业的从业人员显然处于更高的工作压力之下。为了减轻员工技术层面上的压力,微软在做任何一项软件开发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个check point,以研讨会的方式在一起探讨问题。为了减轻业务人员的压力,经理们通过one-on-one,即直接对话的方式定期与之交流,帮助减压。
唐骏平时在跟员工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