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投资者视角与经营者视角(一)
6.贵公司是否进行过利润包装:从未进行过利润包装(支持率78.05%),上市时曾进行过利润包装(支持率19.51%),在年报中曾有过利润包装(2.44%),在中期报告中曾有过利润包装(支持率0)。
7.关于利润包装的危害:77.78%的上市公司经理人认为,过度利润包装将会使投资者失去对公司的信任;62.22%的经理人认为,过度利润包装将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44.44%的经理人认为过度利润包装是短视行为,将挤占今后的利润空间;37.78%的上市公司经理人认为过度的利润包装将扰乱宏观经济秩序,28.89%的经理人员认为过度利润包装有损企业形象。
上述调查分析的结果无疑提供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侧面,即经营者视角。但是,以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为调查对象,其研究结论自然有局限性。一种意见认为:上市公司经理人是内部人,他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最为了解,最有发言权。另一种意见认为:最了解情况或者最有发言权的人不一定说真话,让对外财务报告的提供者来评价对外财务报告的质量,其结果是缺乏说服力的。对于研究者来说,“兼听”两方面的意见有利于得到更加合理的结论。所以,本文继续引用《投资基金管理人调查》的结果,研究投资者视角的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观点。
二、投资者视角观点
在针对投资基金管理人的问卷中,除了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外,我们共设计了10个方面的问题,有关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1.投资决策主要依据的信息渠道调查显示,75%的被调查者主要依赖“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11%的人主要依赖“非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非公开信息并非专指内幕消息,还包括市场传闻、市场调研和公司调研得到的信息等),另有14%的人认为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在其投资决策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这反映了:(1)我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是专业用户的主要信息渠道;(2)公开(会计)信息只是竞争性信息渠道的一种,会计要与其他信息渠道进行竞争。
2.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认为重要的被调查者者占47%,认为比较重要的占47%,认为不重要的占6%.认为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性的调查对象不足一半,令会计界人士感到有点沮丧,可能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较差,未能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有关。但是认为“重要”和“比较重要”的调查对象达到94%,又令会计界人士感到一些欣慰,表明会计信息在专业用户的投资决策中依然有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般散户投资者“以公司业绩为选股依据的仅占31.7%”。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似乎是绝对的,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对待会计信息失真的态度迥异。调查对象中有51.6%的人通过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的对照来发现问题,46.8%的人能够发现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之处并将其调整后获取有用信息。看来,尽管存在信息失真,专业投资者仍在使用(或不得不使用)会计信息(这与非专业有根本区别),同时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应对之策。专业投资者的这种行为趋向对我们理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设想:如果增加证券市场中的专业用户,是可以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对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的。
3.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分布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分布,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公司的多数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不过也反映了投资者的一种不满情绪。将近68.3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公司的个别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可能代表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流看法;两项合计,总计有88%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虽然是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可能并不代表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分布,但却反映了资本供应方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不信任程度。无疑,这将会提高资本需求方的融资成本。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普遍持不信任态度,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终受害者将是上市公司本身。《上市公司经理人调查》也指出:“受调查的上市公司经理担心,在利润可以人为操纵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将最终失去投资人的有力支持,证券市场将会出现较大的动荡”。此外,用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不满,也会有损会计职业界的声誉和利益。
然而与上述调查结果相映成趣的是,《上市公司经理人调查》中有78%的经理人认为本公司从未进行过利润包装。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原因可能主要是二者的立场不同。投资者常常是按照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来判断信息失真与否,这样,合法但不公允的信息也可能被看成不真实的信息。例如,公司经理可能将在法规以内的盈余管理行为和不及时的信息看成是真实的信息,但投资者却认为是不真实的。立场的差别反映了利益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这进一步反映了“结果理性”与“程序理性”的观念差异。同时,上市公司经理人存在不说真话的利益动机和所谓的“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