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工商管理

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37:57
弹力和重力机械》,《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18日第3版)。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得名于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该遗址于1953年开始发掘,1957年发掘工作结束在该遗址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当参观者进入该博物馆时,会发现院内中央有一水池,池中小山上塑有一汲水少女形象:她腕戴陶环,身着麻布裙衫,手中正提着一只半坡类型的尖底瓶,蹲在池边,作欲汲水状。半坡博物馆内这尊醒目的少女形象,传递给观者的信息仍然是: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具。
  研究仰韶文化的著名考古学家巩启明先生在近年出版的《仰韶文化》一书中,不仅视尖底瓶为水器,而且也将尖底瓶作为“仰韶文化居民的科技知识及文化艺术”进行介绍,说“尖底瓶的汲水等都是对重心原理熟练掌握的反映”,并附有双耳系绳的尖底瓶入水、取水演示图(巩启明著《仰韶文化》93页、20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另一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也是将尖底瓶视为一种在汲水时能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力学特征”之汲水器、盛水器,并且据此去思考和追溯仰韶文化的起源或半坡人的来源。他说:“尖底瓶的意义主要可能还不在于它是一种欹器,不在于它在汲水时表现出的特别的力学特征,而主要在于它的小口,可以保存盛水不致蒸发或荡溢,这是干旱少水地区的特有水器,它分布的范围最能说明问题。尖底瓶的起源并不清楚,虽然在零口文化中见到小口瓶,它能否演变为后来的尖底瓶,现在也还没有定论”,认为“半坡人的传统显然来自干旱的黄土高原,这传统很让人怀疑可能生长在甘肃、青海地区,仰韶文化的正源,似乎要从关中以西的地区去寻找”(王仁湘《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考古》2003年第6期)。
  迄今,考古学家不仅普遍将仰韶文化尖底瓶视作水器,而且也将尖底瓶与其他水器混在一起进行类型学和谱系研究,乃至排出“非尖底瓶水器——尖底瓶水器——非尖底瓶水器”这样一种水器发展、演变历程(阎渭清《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器》,《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 三、实验、研究证明尖底瓶不是汲水器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如果从1920年代安特生发现和研究仰韶文化开始,迄今已有八十多年),中国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无论是专门的研究性著述或是普及性读物、介绍,普遍视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为汲水器乃至具有特别的“力学特征”、“重心原理”能汲满满一瓶水而不会溢出。当然,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们一直这样说,一般知识分子和民众也就这样接受了,晋至现在进入了中学历史教材,用以教育、教导子孙后代。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仰韶文化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具有特别的“力学特征”、“重心原理”和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结论和认识是怎么产生和得来的,是经过实验、研究或是经由实践活动检验呢,我们无从得知。相反,否定这种结论和认识的研究、实验在十多年前就已产生,并且至少两次公开发表论文。
  针对考古界以及科普读物中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之流行说法,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1988年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其中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出土的尖底瓶)进行实验考古,结果发现“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1989年,他们又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坡博物馆的7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做了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了这种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石膏模型瓶实验及数值模拟仿真实验结果一致,即“模型瓶空提起状态为底朝上倾斜,注水适中时,瓶底朝下,注水较多时,瓶底又朝上,水倒出”。对7个尖底瓶和一个模型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5个瓶具有“虚则倒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2个瓶具有“虚则正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只有一个瓶具有“满而不覆”的性能(此瓶的双耳位置明显比其他瓶的双耳高)。他们认为:“7个陶瓶是有代表性的,基本反映了半坡类型尖底瓶的特性。数值模拟表明,多数瓶入水后会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而进水,但由于满而覆的性质,不能达到自动汲水的功能”,而且“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也并非尖底形状所致,多数瓶的最大直径和瓶高比D:H基本上在2至2.6之间(原文如此,实际应是瓶高与最大直径之比即H:D为2至2.6之间——王先胜注),对于这种比例的圆柱形筒,其稳定平衡状态也是轴线位于水平。所以并非为了能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才做成尖底形”。他们说:“半坡人生活在浐河旁,平坦的河床大概也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的”、“至于为什么做成尖底而又不便安放、双耳偏下而形成‘满而覆’的形状,恐怕要作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了”(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
  上述研究表明,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致倾倒出瓶中液体即“中则正”,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可以盛满液体。这个事实决定了尖底瓶不可能是一种生活中实用的汲水器、盛水器。仰韶文化的尖底瓶发端于半坡类型,也普遍见于半坡类型,因此半坡类型尖底瓶的性质和功用大致可反映和代表整个仰韶文化尖底瓶的性质和功用。苏秉琦先生曾排列出庙底沟类型尖底瓶的演化、发展序列,共选取四个样品瓶:其中第一、第三个尖底瓶双耳位置均非常偏低,双耳高度约在瓶高的三分之一处,凭目测也可判断这种瓶只能盛装很少的液体才能正常提携;其中第二个尖底瓶腹部无耳(这种无耳尖底瓶在庙底沟类型尖底瓶中占有较大比例),故不可穿绳汲水、提携;其中第四个尖底瓶为喇叭口(这种瓶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已处于尖底瓶文化的尾声阶段),双耳靠上,这种瓶才有可能盛满液体而不倾覆(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23页图4,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1版)。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及受到其重要影响的同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广泛流行一种大口尖底罐(约距今6500—6000年间),其分布范围约与仰韶文化尖底瓶相当(参见韩建业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种大口尖底罐的存在也可证尖底瓶“并非为了能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才做成尖底形”,因为大口尖底罐绝不可能是汲水器、运水器。
  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研究只是否定了尖底瓶为汲水器、有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流行说法,他们并未说明尖底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器物,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制作尖底瓶到底有什么用。那么尖底瓶到底因何而产生、有什么用处,如何给它定性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礼器,理由有四:其一,绝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半瓶或少量液体才能正常提携,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作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它盛装的物品(水或酒,液体类)具有象征性、礼节性。其二,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随便地置于平地或平台(因尖底必然倾倒),而只能提携、悬挂高处或抱在手上(仰韶文化中并无专门的尖底瓶器座),这也不是从生产、生活实际或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尖底瓶在使用状态中始终只能直立于空中或掌握于手中。如上所述之实验、研究,大部分尖底瓶处于空瓶状态穿绳提携时都是瓶口朝下、瓶底朝上即“虚则倒斜”,当瓶中液体并未使用(饮用)完而尚余少量时,尖底瓶也会处于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状态而将余量物品倒出。这种状态要求尖底瓶的使用者必须始终用手掌握尖底瓶,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和设计亦暗含着尖底瓶使用状态中的严谨、严肃性,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42,125.00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