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行政管理

探讨如何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16:50
系 。人民群众只有对政党手中的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保证公共权力的良好运作。道 理很简单,公共权力在人们的支持、认可下运作,会比在受到人们抵制下运作要顺 畅、有效的多。 因此,党以何种方式治理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能否良好运作,都严重地影响到党群关系。 这与执政前是有重大区别的。
  
  
  三、把握着力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和谐的党群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即,执政党要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始终代表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不断扩大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 程度,较好地反映出党的功能和群众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更要把握好社会 关系 和各种矛盾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整合调控功能,选准整合社会的着力点,正确引导各方面 的力量,使之有利于实现全国各民族、各社会阶层和谐共处,为和谐党群关系的建立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一)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提供 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党群关系最终需要以群众利益的保障与发展为连接纽带。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正如邓小平所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追求经济效率是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根治的保障,但是,对效率的追求并不是制度安排 的唯一标准,以社会公平的丧失为代价的效率追求,不但最终导致经济效率丧失殆尽,而且 将使社会转型举步维艰。由此,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加强政治协调与政治沟通,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提供互动机制。 建立和谐党群关系,内在地要求提高党的政治协调与沟通的能力、水平。执政党上台执政, 固然表明多数公众对执政党的基本政治主张认可,却并不意味着执政党今后施政就始终能 够得到公众的支持,更不意味着执政党的每项政策都能制定得正确并为多数人接受。拥有一 套强大的沟通和信息反馈系统,对执政党来说十分必要。况且,执政党进行决策,本身就需 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这一系统有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 它把政党政府的决策传达到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中去,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 ,它能广泛收集民众的要求和对政府政策的意见,以便及时修正决策。上情的下达与下情的 上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而和谐的党群关系正是在互动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
  (三)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疏通有效渠 道。 在群众还不能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下,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是否充分,群众的 意愿能否反映到决策机构,是关系到决策能否适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大事情。如果人民群众不 能进行充分的利益表达,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能真实体现出来,执政党的政治协调与沟通 就会失效,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政党与群众之间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 符。
  因此,必须要尊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同时,不断拓 宽人民群众意愿、呼声能够顺畅表达的渠道,这也正是和谐党群关系建立的重要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和拥护度。
  
  (四)进一步完善党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建立长久的制度保障机 制。首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重塑党的权威。执政党应当积极促 使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权于民。随着党的权力从公共领域的退出,执政党应该积极培育 新的健康力量,承担公共领域的管理责任,尤其应当鼓励各种公民组织的发展,通过各种利 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而党的权威则表现为对 各种利益集团的调控和平衡,防止少数社会强势集团侵犯公共利益。
  其次,要完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要限制权力。就是要使政府真正从“无限政府”、“全能政府”变成“有限政府”。 二要监督权力。目前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监督者的责任与权力必须对称。二是被监督 者和监督者之间信息必须对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才能使权力运 作真正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执政党也才能获得公众长久而积极的认可。
  
  (五)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调控和引导,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提供合理的理论依 据。 意识形态对政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根本作用之一就是为政党活动的合 法性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 着政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只能是消极的。政党既要通过一定的意识形态把被代表者的利益 、愿望、要求反映出来,也要给人们的思想、价值以健康的引导。
  引导不是强求全国上下都用一个声音说话,用一种模式思考问题

     

,包容也不是无条件地囊 括一切,思想上的差异及人们思想的活跃恰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主流意识形态应当在 坚持自身基本价值的同时,力求把社会上大多数的利益、愿望、要求都反映出来,使 自己的意识形态具有包容性,并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所接受。
  与此同时,如何对社会思想观念和舆论进行科学引导,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 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不再是无条件地接受,而是有选择、有取舍地接受 。传统的宣传、动员、组织群众的方式、方法必须适时而变,有所创新。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1,968.75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