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通过通信机房及火灾报警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发展,进而详细了说明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
关键词:空气采样 烟雾探测报警系统 通信机房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系统集成要求越来越高,高度的系统集成使过去多间机房容纳的设备被浓缩到一个机柜中,这样,机内通风及机房环境的恒温恒湿是必不可少的,而机内通风和空调设备的采用,能起到降低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且发生火灾的作用,从而对火灾烟雾起到了稀释作用,这样,初始火灾产生的烟热浮力变小,难以达到天花板,这就大大地推迟了普通被动式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响应报警时间,甚至因烟雾严重稀释或难以扩散至探测器使它无用武之地。
通信机房是信息网络的心脏,由于通信设备价格昂贵,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设备瘫痪,将使政府、公司、银行、商业、工厂及个人的通信联络中断和数据丢失,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难以挽回。如1995年4月1日,广东省汕头市金砂邮电大楼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烧毁5万门程控交换机、20万门全自动传呼交换机和查询台、长途交换机房等,造成国际、国内通讯中断达40余小时,过火及烟熏面积约600平方;2002年2月27日海口市通信机房发生火灾,造成包括省委、省府等四大班子在内的6500个接入网用户通信中断,52个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受阻,出入局呼叫、数据通信小灵通网络、部分金融系统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此起火灾系传输机房内一条48伏电源线短路而造成;因此在通信机房内实现火情提早报警会赢得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和处理火情,避免酿成火灾,这是至关重要的。
机房设备的电线、电缆的塑料绝缘层,为增加阻燃性,均加入了卤化物和磷酸盐之类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减缓了火势蔓延,但产生过量的烟雾,这些烟雾导电的随机性可能引起电路的误操作,元件上的烟尘还可能导致运动部件的磨损。烟尘沉积在存储介质如磁盘、磁带上时,可能会产生错误信息。直径0.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粗细的1/150)的烟尘颗粒会损伤硬盘驱动器。另外,起火时除产生热和烟外,也释放出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大多数塑料燃烧时产生的是酚性气体,聚氯乙烯绝缘燃烧时释放出大量氯化氢气体,它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盐酸,盐酸是一种侵蚀电子元件接线端子和电路板的强腐蚀性试剂,必将危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那么在形成烟雾之前,早期报警就会避免这种损失。要提高报警,就需要高的探测灵敏度,也就要求比较微弱的烟时就能报警。而普通点型感烟探测器必须被动地等待烟雾聚集到足够浓度才报警,这就限制了它在此环境中的使用。
1301在过去一直是电气设备的主要灭火剂,但由于其破坏地球臭氧层而正在逐步被淘汰。二氧化碳需要高浓度,也是有害的,而且由于它是低温释放,可能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造成凝霜,带电设备上会出现电解腐蚀。目前1301和CO2灭火剂已被FM取代,但所有灭火系统都要烟雾探测器来启动,启动越早,损失越小,要能够提高发现火情,将火灾扑灭在萌芽中,避免形成浓烟和不必要的灭火剂喷洒,对机房来说采用早期烟雾报警系统非常必要。因为通信设备终年运行,不可停顿,而烟雾控测器要求应使维护、检修量变得最小,应避免爬至吊顶去检修。一旦有金属物品掉入机柜,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机房内有各种设备如交换机、发射机、高压电源、电脑等,探测器不能受电磁干扰,否则易引起误报或引起误喷洒。
通信机房的火灾隐患主要产生于电缆、电线的过电压或过电流,实践表明普通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电线、电缆已烧毁,无法再使用。这样,即使是普通的感烟探测系统报了警时也无济于事,必须早报警,要求电缆、电线刚刚出现过热,发出焦糊味但还没有生成可见烟,电线、电缆还没有变形时就报警,那么早期报警就能避免设备和线缆不受损伤。
另外,机房的数据保存、人员的疏散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样,早期报警就成为机房环境的火灾防范必不可少的要求。
通信建筑对火灾报警系统的要求归纳如下: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适合工作在有较强空气流动的环境中,一般空气更换率在20-40次/小时或更高。
2.为及早发现火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人工处理和扑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在火情初期提早报警。
3.为防止误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适合工作在有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而且不会因灰尘、潮湿产生误报。
4.机房设备运行不可中断,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使维护次数降到最低,检修麻烦是不可取的。
5.要尽量避免灭火剂喷洒,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早报警,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火情,避免形成火灾。
6.机房中火灾生成的烟雾和气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初期就要报警,不让烟雾污染设备,这就要求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对各种材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均有一致且灵敏的反应。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灵敏度及便于维护,以降低其运行成本。
8.特别是对无人值守或相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