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ERP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 包括观念的转变, 机制的转换, 业务流程的重组、实施方法、项目管理以及软件(顾问)公司的服务水平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使整个项目具有涉及面广、难度大、周期长和系统复杂等特点。同时ERP实施的高失败率一直是业界的共识。但怎样才算ERP实施成功, 如何来衡量ERP的实施,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将通过比较国内外常见的ERP评估方法, 按照ERP实施的生命周期, 分5个阶段提出评估ERP实施的方法和相应的指标, 并给出了ERP实施的综合评估模型。
1 ERP实施评估发展现状
ERP实施后的评价标准, 国外与国内都没有制定出工业标准, 在国外流行的评测标准有Oliver Wight公司推出的ABCD检测表, 美国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 的ERP项目评价体系。国内有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于2002 年制定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1 ABCD检测表
最早的ABCD检测表由MRPⅡ的先驱者Oliver Wight于1977年给出, 共20个问题。这20个问题按技术、数据准确性和系统使用情况分成3组。每个问题均以“是”或“否”的形式来回答。第二版的检测表扩充为25个问题, 且增加了一个分组内容:教育和培训。第二版的ABCD 检测表流传甚广, 使用也很方便。在上世纪80年代, ABCD检测表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扩充, 推出了第三版。其覆盖范围已不限于MRPⅡ, 还包括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不断改进过程。但第三版的ABCD检测表流传不广。第四版的ABCD检测表于1993年由Oliver Wight公司推出。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工作了, 而是集中了十几年来数百家公司的研究和实施应用人员的经验。这个检测表也已不再是几十个问题的表, 而是按基本的企业功能划分成以下5章:战略规划、人的因素和协作精神、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不断的改进、新产品开发、计划和控制过程。每一章均以简明的定性描述开始, 说明对于该章所考虑的问题,ABCD四个等级的不同的定性特征, 然后列出一些明细问题。对这些明细问题的回答也不再是“是”或“否”,而是按从0~4分打分。平均达到3.5分以上, 则认为该企业对于该章所考虑的问题达到了A级, 2.5分至3.49分为B级, 1.5分至2.49分为C级, 低于1.5分为D级。其中, 只有第五章是关于MRP/ERP实施和应用的。ABCD检测表的这种变化, 反映了各种管理思想相互融合的趋势。
1.2 Benchmarking Partners 评价体系
1996年, 美国著名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受SAP公司之邀, 对用户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同时提出了一套ERP项目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中, 包括项目驱动因素、事务处理指标和关键成功因素等3个方面的内容。
1)项目驱动因素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 现实的ERP项目主要有3种驱动因素。对于那些市场较为成熟、产品变化相对稳定的行业, 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业等, 驱动它们实施ERP的原因在于业务成本的降低。对于那些产品急剧变化、市场高速增长的行业, 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电子行业等, 这些项目关注的是提高响应市场和技术的能力。对于那些综合性的集团型企业, 他们关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通过对项目驱动因素的评估, 实际上就是为整个项目寻找到了一个基点和一个总体目标。
2)事务处理指标
对于事务处理的评估, 可以分为战略性收益和经济性收益。战略性收益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收益, 比如业务处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对客户的响应度和灵活度、成本和业务活动以及新应用的基础架构等。经济性收益是用价值来评估项目引起的业务流程变化而产生的效益, 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IT成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3)关键成功因素
根据ERP项目实施的过程, 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是从项目管理、高层支持、培训、管理改革、合作伙伴管理和流程重组等方面进行的, 其中又包含对每个因素具体化的衡量, 比如项目管理的衡量就有资源、团队、技能和管理, 高层支持有目标、活动等参与度指标,培训有费用、内容和时间, 管理改革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见度等, 合作伙伴管理有角色、价格和经验等, 流程重组则有费用和时间。
该评估体系由3个层面构成, 即评估目标、关键要素、关键绩效指标。比如,“销售和分销”是评估的目标,“销售周期管理”、“订单履行”、“仓库管理”和“运输管理”是在行业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而对这些关键要素, 必须有可量化的绩效指标来明确地进行衡量,比如“订单输入时间”、“及时交付率”、“最佳销售时间”和“询价周期”等, 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又有相关的行业基准和实施经验作为参考, 以帮助用户在实施过程中把握方向, 保证项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