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中国西部水环境的变迂
].气候振荡
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大致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西部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温暖期,气候趋于温热,水草增加;在寒冷期,气候趋于干凉,搬运活动加强。在由暖到寒和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往往出现振荡,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对西部地区的水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气候振荡的直接后果是引发严重的水早灾害。历史时期西部的许多地方都曾多次发生过水灾.据正史记载,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蓝田山水出流九百余家,毁坏民室八厂八所,死三百八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五门,邠宁泾阳等州县大水,毁没泾渭两岸居民畜产无数.、水灾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会改变河道,冲毁水利设施。历史时期西部各地也多次出现旱灾。唐德宗贞元元年(785)春早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滻将竭,井皆无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陕西不雨。五谷焦枯,泾渭灞沪皆竭。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前后,关中连岁大旱,百姓流亡殆尽,人相食,十亡八九。崇祯十三年(1640)十二月陕西大旱,人相食,草木俱尽。旱灾不仅使农作物缺水减产绝收,而且导致水资源的锐减,对水环境的影响比水灾更为明显。
除了水旱灾害,地震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宋明之际,关中地区地震频繁,大小地震百余次,其小宋太宗至道二年(996)、神宗熙宁五年(1072)、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和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的地震都很严重,曾导致黄河、渭河泛滥。
2.滥垦滥伐
森林和草原作为植被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河流侧畔的森林可以有助于河流保持…定的流量.森林稠密的地方,遇到大雨、骤雨、阴雨,落下来的降水得到森林的涵蓄,不至于骤然流下。如果说没有森林,到处童山濯濯,不论降水多少,没有涵蓄,所有降水都会倾泻而下。及雨过天晴,河流的水源就仅靠地F的泉水了。如果泉水不多,流量就难得很大。”
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但许多森林和草原因滥垦滥伐而被毁。黄土高原地区就是如此。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商周以来,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在黄土高原地区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因此,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森林和草原也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就森林而言,秦汉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在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成为牧场。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唐代西北人口激增,加大了开发黄土高原的力度。当时关中等平原地带开垦殆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森林可言,只是在关中西部还残存着一定规模的竹木。当时渭河上游的陇山东北地区和黄河以东的晋西北地区是林木的主要产地。秦岭、岐山、中条、太行、吕梁诸山的森林,仍有较大的规模,因而往往见于唐人的诗文。不过,由于长安、洛阳等城市建设和薪炭的需要,远程采伐有增无已,许多山区的森林已被采空。到了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尤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
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草场的缩减,与气候变化有…定的关系。但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严重。首先,民族的分布、迁徙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森林和草原有直接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实际上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战国以前,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为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牧区。秦汉之际,中原王朝战败匈奴,取得“新秦地”,移民从事农耕和畜牧业。汉武帝时,“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之。”东汉末年以后黄土高原成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舞台,游牧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并未恢复到原来的草原状况。其次,人口增长太快,不断毁草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是导致森林和草原锐减的直接原因。鄂尔多斯高原在历史时期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先秦、魏晋、西夏及元代以畜牧业为主,秦汉、隋唐和明清时期则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牧业更替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也相应发生变迁。总的趋势是由牧区变为农垦区,逐渐发展为沙漠.这一变迁有着时代的顺序性。西汉时曾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设置6个郡,辖57个县,并从内地迁来大批人口。唐代在这个地区设有盐、夏、宥、胜、丰等5个州,凡11个县,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