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滞存及其政策意义
目前,就我国总需求不足及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佳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争议颇多。许多人认为我国经济中出现了流动性约束。流动性者,货币与资金也。流动性约束,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企业与居民)因其货币与资金量不足,且难以从外部(如银行)得到,从而难以增加其消费和投资量,造成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现象。因此,扩大内需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消除货币供给的“梗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不是流动性约束,而是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不仅是总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且是总需求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总供求关系上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即社会总供给(AS),可用出售该总供给量的销售总收入(Y)来表示。这一货币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其中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又分别变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若政府收入用T来表示,则初次分配的结果变为C+S+T。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I),政府收入变为政府支出(G),C+S+T经过再分配变为C+I+G。C+I+G就是社会总需求(AD),用社会总支出(E)来代表。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T和G是由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属于外生的经济调节变量。所以,社会总供求原生的相对数量关系,即C+S和C+I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由经济体系的一对内生变量——投资和储蓄的相对数量关系决定。这一分析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C+S+T -- C+I+G-- E(AD)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即Y-T)与消费之差。储蓄有多种形式,如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以及因非消费目的而持有现金(窖藏)等。
如果储蓄不能及时地转化为投资,就会出现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是指在上述从Y到E的图式中,货币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 使观察期内货币供给量中当期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比重下降。货币供给量可分为两部分。在观察期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居民和企业留在手中用于日常商品和劳务交易的部分,各类储蓄形式中当期可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部分,政府收支部分等,称为购买货币量或交易货币量,以Mp表示。而在观察期内滞存于家庭、企业、银行等经济单位,当期不能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公众窖藏的部分、投入股票二级市场的部分、银行“存差”等,则称为滞存货币量,以Mr表示。若滞存货币量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变大,则货币总量的流通速度就会减慢。根据公式MV=PQ,在货币流通速度V变小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就应快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以满足商品流通对货币量的需要。在极端情况下,当Mr无穷大时,经济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流动性滞存的极端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就是货币供应量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Mp不足,致使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的现象。形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或是货币供应量不足,或是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应量中的Mp部分不足,或是二者兼有。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本质上是内生的,因此,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滞存。即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紧缩只有和流动性滞存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较好的说明。
在我国,流动性滞存主要是有如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使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使人们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经济安全感减弱;第二,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者把其收入中的较大比例用于储蓄。一方面,它们使普通居民的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使国民总消费率(C/Y)下降,国民总储蓄率(S/Y)上升,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外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投资风险加大,资本边际效率降低,企业投资动机减弱,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加上投资需求不足,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储蓄率上升使居民和企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变为窖藏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从银行贷款上看,消费者和企业缺乏信心导致民间资金需求不旺;而现有企业大面积效益不佳和与之相关的贷款的较大风险,又使银行产生“惜贷”,“慎贷”行为,这都使银行贷款量相对下降,使银行出现巨额“存差”,并使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阻滞。这样,在货币大量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贷款渠道又难以有效地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结果使经济生活中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即Mp不足,Mp不足加重了总需求不足,最后形成了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现象发生后,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使通货紧缩更加严重,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螺旋”。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商品流通公式W——G——W(或商品——货币——商品),按这一公式,商品流通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完全可以分开的。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卖而不买、或卖而少买,大量货币在卖与买两个阶段之间,即在人们手里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就会出现商品总需求不足的现象。由于商品从卖到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货币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货币可停留在家庭、企业、银行等参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主体手中,这就是流动性滞存现象。笔者在2000年3月提出流动性滞存概念时,用的就是这种说明方法(见《金融理论与教学》杂志2000年第3期)。至於流动性滞存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时,是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两个表现来说明的。凯恩斯是用其有名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不确定性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来解释的。至於目前我国的流动性滞存,笔者认为,可用本文上一自然段的方式来解释。
消除由流动性滞存带来的通货紧缩,有治本与治标两种方法。治本法就是从造成此次流动性滞存及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出发,因势利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健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使之既无损于效率又不至于妨碍社会消费的增长;完善市场体系,活化市场主体,强化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但可以把流动性滞存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与程度降至最低,对已发生的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也有满意的效果。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常与流动性滞存相伴,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此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会遇到时滞,财政债务负担加重,使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等问题。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标本兼治。在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资源作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要下定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公众增强经济安全感,为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为减轻流动性滞存提供一个信心和心理基础。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