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
我国会计准则发展时间短,我们应在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发展中的经验,吸取教训,使中国会计准则在会计理论的系统指导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的合理成分
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中美差别很大,并且由于国际利益之争,中国只能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它可以作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参照系,但它不能替代中国会计准则,能否引进,主要取决于美国会计准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用于调节与中国会计信息相关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盲目的照搬是不可行的。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主要制定程序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因此,目前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将现有会计准则制定推倒重建,而是在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上完善已有的模式,使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更好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尽量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二)关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融合是一个长期求同存异的过程,最终趋同的程度不得而知。鉴于未来“全球会计准则”的原则化或规则化程度难以预料,因此,对任何准则一味模仿都是不明智的。这要求研究者关注美国会计准则回归程度,重点研究其准则变迁对各方利益的影响,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乃至整个会计、审计行业的监管提供借鉴。安然事件后,不少人认为,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交易设计规避“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因而“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可能会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对准则的规避。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可发现“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也可以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职业判断操纵利润。目前,“以原则为基础”和“以规则为基础”孰优孰劣,难下结论,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只能关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我国的会计研究
美国财务会计理论着重研究准则制定与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引入和吸收制度经济学、理财学的研究成果,美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实证研究,呈现出一种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局面。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目前仍以归纳法、演绎法为主,缺乏实证研究,比较粗泛,多流于表面讨论,大多是就会计论会计,导致研究成果视野狭隘,缺乏内涵,深度不够。因此,在当前各学科相互交叉的趋势下,会计理论研究不能停留在单一层面,必须大力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紧密结合我国特殊的环境背景,真正研究出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来。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发展过程的经验,可以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规范、公平、公正,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吴水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2]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于增彪。重新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4,(3)。
[4]葛家澍。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J].财会通讯,2003,(10)。
[5]卢永华。广义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6]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