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
再退一步说,即使国外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统统经过实践的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检验的环境和条件与其研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但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也未必同我们的一致,在某些场合甚至大相径庭。因而,盲目借用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成果,很可能导致实践基础的错位,从而使得结论误导实务。
当前,我国的会计系统,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不仅会目标需要明确,而且会计准则建设的目标及其相关问题也亟待明确。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问题、成本与效益问题、财务信息提供者的责任问题、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财务报告鉴证的法律责任、经济风险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问题、会计管理机构、财务信息提供者和注册会计师的相互牵制、配合问题,会计职业职业操守和自律问题、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等等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索。总之,我国会计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对于会计理论工作者而言正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时期,一个不可多得的充满了创造机会的时期。然而,要抓住这个机遇,必须深切地把握我国的会计实务。
综上所述,以下结论应当是可以成立的:会计理论发展的基础只能是会计实务。会计理论正确与否最终应当也只能经过实践来检验。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加以考虑的前提条件,但这未必意味着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会计理逻辑起点应当是会计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当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会计实践的肥沃土壤,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只能是我国会计实践。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