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企业加工成本控制的难点分析
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把能耗、物耗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加强考核;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规定采购物资的指导价格,并对采购价格定期对外公布,便于群众监督;对于材料出库,可以采用出库跟踪制,由专人负责对出库的材料进行跟踪管理,以确保这些材料确实是用到生产上。
体制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企业存在着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的通病,由于考核责任的不落实,使企业成为“无主企业”,在管理上不是以规章制度为惟一的依据,很多情况下人情在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左右了管理的严肃性。而成本管理,前面讲到是一个系统工程,几乎与每一个职工都是相关的,只有每个职工都能认真对待,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搞好。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个人的利益关系,使得股份公司、分公司和个人都能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共同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
另一个问题是管理机制,由于目前财务部门不是独立于企业利益之外,使财务部门出具的会计数据经过了人为的“调整”,不能真实地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费用控制上不能真正发挥监控的作用,造成费用的失控。
通过严格的费用预算和严密的考评体系来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通过总会计师派出制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一个问题。
经营环境问题
目前企业在控制成本中,可控费用所占比例很低,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指前面提到的在生产交付之前已经决定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把我们的企业当成摇钱树,征收各种名目的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诸如河道管理费、自建码头的港建费、排污费、安排地方人员等,很多费用是与企业无关的,但为了搞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企业不得不缴纳这些费用。
另外,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住房、医疗改革陆续出台,无形中也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对于前者,我们要据理力争,尽力做好地方的工作,能不交的不交,能少交的少交,能缓交的要缓交。同时及时向总部反映,通过总部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
对于后一个问题,我们仍然要从减少人员数量这个角度去考虑,这种费用多数是以上年的工资为基数的,只有加大用工制度的改革力度,把用工人数降下来,相应的人工成本才有可能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得到降低。
人员素质问题
这里说的人员素质主要是指三方面,第一是人员的思想素质问题,企业的部分职工思想觉悟不高,出于个人利益,不但不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还会出现趋小利而忘大义,吃回扣、以次充好,采购价高质差材料的事。第二是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由于企业重组,财务人员很多刚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认识,无法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使成本管理流于表面,仅能起到事后反映的作用,既不能事前控制也不能事中控制,更无法追究责任。同时,随着股份公司的改制,财务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加班加点已成为习惯,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也成为制约财务人员提高素质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三是观念更新问题,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多数是从生产一线走到管理岗位的,从观念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所以,应为企业的有关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逐步提高管理能力,转变意识和观念,使之适应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方式。
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管理成本过高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管理成本并不单纯是指管理费用,而是广义的管理成本。据我们了解,某企业为了学邯钢,要搞班组核算,在所有进出装置的物料管线上加装了质量流量计,可谓用心良苦,但降低成本效果并不好,每年为此增加的折旧、修理费用远远大于所降低的成本。因此,我们说成本控制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即为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该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利益。很多企业在前些年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由于基础工作不到位,这些管理工作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仅仅是增加了开支,加大了成本。如何不走过场,踏踏实实地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综上所述,通常在我们的企业中,控制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严密、科学、符合实际的成本预算体系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每个企业的情况各有不同,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