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单螺杆专用加工机床介绍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现有单螺杆加工机床的布局和结构,并把优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由于压缩机生产厂的单螺杆加工机床和机床资料对外保密,以上介绍难免有片面、不妥之处,因此仅供单螺杆压缩机生产厂参考。
关键词:单螺杆加工机床 布局 主轴结构 进给深度 传动间隙
一、介绍机床的布局
压缩机排气量的大小决定了星轮、螺杆直径的大小和啮合中心距的大小,因此螺杆直径的不同,机床的主轴与刀具的回转中心也不同。为满足加工不同直径的螺杆,目前国内单螺杆加工机床的布局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机床的主轴与刀具回转中心的中心距为固定式
机床的主轴与刀具回转中心的中心距为固定式,中心距不可调整。加工几种直径的螺杆就需要几种中心距规格不同的机床。
优点:机床的结构简单。
缺点:每种机床只能加工一种规格的螺杆,当市场上某种规格的压缩机螺杆需要量大时,造成一台机床加工,其他机床闲置。
第二种:机床的主轴箱为可回转式
机床可根据加工螺杆直径的大小在加工前把主轴箱旋转一个角度。这种主轴箱能够回转的机床是对上述第一种机床在使用方法上的改进,与第一种机床的结构基本相同。
优点:机床的结构简单,能适应多种规格螺杆的加工。
缺点1:主轴箱旋转后主轴回转中心线与刀具回转中心线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缺点2:主轴箱旋转后主轴前端面与刀具的回转中心线间的距离减少,因此加工较大直径的螺杆受到限制。
第三种:机床的主轴箱为横向移动式
主轴箱底部与底座之间布置有矩形滑动导轨,主轴箱移动的方向垂直于主轴回转中心线并垂直于刀具回转中心线。主轴箱的动力通过花键轴传给底座内的刀具进给机构。
根据加工螺杆直径的大小,在加工前用手轮丝杠进给机构把主轴箱移动到适当位置,然后用螺钉将主轴箱固定在底座上。主轴箱的移动距离可用光栅尺检测,位置误差±0.005mm。
采用主轴箱可横向移动的一个机床就可以加工直径φ95~φ385mm之间任何一种规格的螺杆。
由于加工φ95~φ385mm直径的螺杆,造成主轴前端面与刀具回转中心线间的距离差值过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设计成两种规格的机床,一个机床加工φ95~φ205mm直径的螺杆,另一个机床加工φ180~φ385mm直径的螺杆。
优点:机床能适应多种规格螺杆的加工,每种规格的螺杆不需要配备相应的加工机床。
缺点:机床的结构和机床的装配较前二种机床复杂,机床的造价也较前二种机床高。
二、介绍机床的主轴结构
机床主轴箱的水平主轴和底座上的立式的主轴精度的高低决定了被加工螺杆的精度,同时螺杆在压缩机中以几千转的速度高速旋转时,精度较差的螺杆会使压缩机产生发热、振动、效率低、磨损快等现象。
国内目前现有的单螺杆加工机床主轴结构大致有以下两种方案。
第一种:轴承径向游隙不可调的主轴结构
主轴前轴承采用1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和两个推力球轴承组合,该主轴使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切削力,使用两个推力球轴承承受轴向切削力。
主轴后轴承一般采用1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或采用1个向心球轴承。
这种主轴结构的优点:主轴的加工和装配简单,造价较低。
缺点1:由于主轴轴承的径向游隙不可调整,所以主轴精度较差。虽然可以利用轴承的内径和轴径的过盈配合来消除轴承的径向游隙,但每个轴承的内径和径向游隙不是一个固定值,因此设计和加工时很难给准轴径与轴承内径的配合公差。
缺点2: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国产或进口的C、D级或P4、P5级的推力球轴承,机床生产厂常用普通级轴承替代使用,此举也影响了主轴精度的提高。
轴承径向游隙不可调的主轴结构适用于一般精度的普通机床,不适用于对主轴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
第二种:轴承径向游隙可调的主轴结构
主轴前轴承采用一个P4级圆锥孔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和1个P4级的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组合。该主轴使用圆锥孔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切削力,使用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承受轴向切削力和部分径向切削力。
主轴后轴承一般采用1个P5级圆锥孔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圆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和配合轴径均为1:12圆锥,用圆螺母锁紧轴承则使轴承在轴向产生一个位移并使轴承的内圈膨胀,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轴承径向游隙的目的。
这种主轴结构的优点:主轴精度较高。在主轴前端面φ230mm直径上测量主轴的端面跳动值为0.010mm。在主轴前端φ230mm外圆上测量主轴的径向跳动值为0.005mm。第二种结构的主轴精度比第一种主轴精度提高50%左右。
这种主轴结构的缺点:
主轴的加工工艺较复杂,主轴的装配也需要有经验的工人操作才能使主轴精度达到理想数值。
三、刀具进给深度的控制
不同直径的螺杆需要加工螺旋槽的深度也不同,螺旋槽的深度从几十毫米到一百多毫米不等,刀具进给机构大约需要旋转进刀几千圈才能完成一个螺杆零件的加工。
由于刀具进给机构在刀具旋转的同时还要完成进刀动作,所以一些在普通机床上常用的机械、电气控制切深的方法都不适用于单螺杆加工机床。
单螺杆加工机床的刀具进给机构采用以下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达到控制进刀深度的目的。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