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有多少错假借“惯例”之名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人们通常期待新的一年有新变化、新气象,然而在过去的一周里,地方市场虽然也没有出现新面貌,但更有老问题接连浮现,这又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比如最近引起许多用户关注的江苏某运营商销卡不退钱的新闻。这其实本是一件旧闻,早在2009年11月份媒体就曝光了该运营商用户入网开卡,须捆绑开通多项业务套餐、退网销号,话费余额不退现金的现象。
但在媒体曝光之后,当记者再次跟踪此事进展情况、向该运营商市场经营部和客户服务部的有关负责人提出销卡时话费不退钱等问题,有关负责人只说了两点意见。第一,这是行业惯例;第二,他们无权向中央媒体回复,具体情况由省公司统一解释(具体报道详见通信产业网)。
说实话,运营商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说意外,是因为我们惊讶于地方运营商对媒体曝光之后的无动于衷之态,说不意外,是因为他们的回答确实很有“运营商风格”,与公众对他们的一贯印象非常吻合。
其实,退不退钱是小事,消费者在乎的不是这点余额,消费者怕的是每每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霸王条款时,运营商们习惯于用“行业惯例”一致对外。
什么是“行业惯例”?惯例为什么就具有合法性呢?消费者为何又要默认他们不知晓的惯例?……我想,这是每个消费者都会有的疑惑,但是在一些地方运营商那里,这些疑惑根本无法阻挡“行业惯例”乔装成“行业条例”从而大行其道。
说到底,“行业惯例”的说法源自垄断思维,一切都是我说了算,消费者只管默默承受就好。所以,当站在2010年的门槛上回望2009年时,我们会发现地方市场一个奇怪的景观:一边是千奇百怪的不正当竞争频繁上演,另一边是绵延不绝的垄断体制后遗症暗中作祟。两者看似一动一静互相矛盾,然究其本质,我们发现“惯例思维”仍是病灶。
没有正当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所以就有不正当竞争;没有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所以就会“唯我独尊”。地方运营商仍旧充斥着“长官意志”、“屁股决定脑袋”、“一刀切”,所以运营商虽背负企业之名,但种种“长官”作风实在炫目得刺眼。
当各地运营商都在探讨为何利润增长日渐乏力的原因时,是否将目光投向过自己?倘若不打通气血筋脉,倘若一直讳疾忌医抑或掩耳盗铃,那么别说3G,4G、5G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