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王建宙考察腾讯 马化腾避而不见
当时卓望的首席架构师、“梦网”一词的发明者谢峰曾表示:“力主王晓初所欣赏的贝尔实验室最后发展为朗讯的模式,卓望也要走这个路子。”
这个观点无疑表明,中移动早年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互联网事业。如前文所讲,这期间有与众SP的合作,意在推动中移动数据流量的提升,以及培养用户。但当自己的实力提升之后,开始推动自己旗下的业务,如飞信。
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微软的MSN,成为国内即时通信市场第二名,仅次于腾讯QQ。但在一前腾讯内部资深员工看来,“飞信技术一直是大问题,飞信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差别特别大,另外,大多数用户仍用PC端来发飞信,并不是真正的移动业务”。
“在飞信项目上的不太成功,让中移动对自己做互联网信心不足,变得谨慎,同时开始挖真正懂互联网的人才”,据一互联网资深人士介绍,中移动的互联网人才战略早已启动,中移动委托猎头公司为自己招募互联网行业精英。“业内不少人曾接到这个猎头公司的电话,但对于中移动庞大的国企体制能否有施展的空间,始终心存疑虑,所以没成行。”
互联网鹿死谁手
一直以来,中移动的人才选择路径非常清晰,能做到中高层以上的人几乎都来自电信行业。根据各种公开资料分析,现任中国移动旗下互联网公司139移动互联副总裁的罗川,是目前外来人才中位置最高的一位。
但是,“基因决定了中移动的国有体制很难做好互联网”,邓永强如此评论道。
“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及另两个运营商向互联网转型都不算成功”,在付亮看来,转型的难点还在于“运营商还在按电信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推广模式,还未能真正了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在新的商业模式中,运营商不再是唯一的主导者,只是产业链一个最积极的环节而已”。
付亮认为,国有体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中国移动等公司聘请来了“互联网疯子”,却未能搭建一个充分发挥这些“疯子”的环境,经常采用命令式的决策方式、以数字为重点的KPI考核模式,去指挥这些“疯子”,无疑是把这些“疯子”的才能放到了一个玻璃盒子里。
“互联网与通信商业模式不同,通信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和高速公路收费类似,互联网则不同,打开了海量应用的大门,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这就要求运营商有所为有所不为”,付亮认为,由于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看到,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将产业链壮大是提高竞争力的不错选择。
结合以上背景,中移动在自身经营互联网业务并不成功、尚有诸多制肘之际,王建宙考察腾讯一事,无法不让业界产生更多联想。
面临三大运营商角逐3G通信市场、向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挑战,2009年底的中移动和2006年时的“随心所欲”的中移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王建宙的姿态的确表明了“平等合作”,但已经不依赖中移动的腾讯会作如何选择?腾讯大股东MIH如何选择尚且不论,就马化腾当日没有露面这一细节,是否蕴含某种玄机呢?对此,腾讯公关发言人没有给予答复。
“一个全新产业政策刚刚开始。”3G门户网总裁张向东认为,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未来必然走向合作。
的确,无论是并购还是合作,在科技行业,中移动这类的央企与互联网私营企业的联手或许将是必然,但是,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合作?
未来的互联网,将是谁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