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商家自揭销售黑幕:恶性竞争致欺骗成风
骗术之多,维权之难,产品种类之丰富和密集,造成了中关村目前令人谈其色变,却难以敬而远之的现状。
刘成是一名在鼎好商城经营手机生意的小老板。10年前,他在海龙大厦从最底层的电脑销售员做起,见证了中关村的黄金年代和如今的堕落。为什么不骗不成买卖?这名资深的“中关村人士”缓缓道来。
美好的中关村“童年”
1999年,海龙大厦落成。刘成开始了他的IT生涯。那时,他在一家电脑经销店打工,负责推销惠普牌笔记本电脑。
“那时候东西好卖呀。”刘成回忆往昔时,语气中满是怀念。“首先,买的人不懂。其次,卖的人不多。”在市场刚刚形成时,信息不透明,竞争不激烈,中关村的销售员基本上说什么是什么,很少有人会讨价还价。用刘成的话说:“卖一台笔记本电脑,净赚1万元根本不是难事。”
在中关村打拼的最初5年,是刘成学到东西最多的5年。“从迎来客人、提供报价、展示样机到卖出产品,全是一个人经手。那时候,还没有‘精英销售模式’的概念。”
“精英销售”专坑“菜鸟”
“精英销售模式”这个词,是刘成从他的经理口中听来的,在他们业内指的是初级推销员只能在楼下卖场拉客、报价,经验丰富的资深销售员负责在楼上展厅接待有购买意向的顾客。这种模式大概是从2004年开始渐渐兴起的。
资深销售员是从初级销售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为什么要精英负责销售呢?因为消费者这时候已经慢慢成熟起来了,没有培训过的员工很难再做到糊弄顾客不露出马脚。一名经验丰富的销售员,和你聊上最多5分钟,就知道你是行家还是菜鸟。”
欺骗式销售愈演愈烈
刘成感觉,不道德的推销方式在近两年的中关村愈演愈烈。“现在,不少商家开始用下三滥的手段卖东西了。比如,你想买这款型号的电脑,之前上网查了许多资料,胸有成竹地走进店里。卖家说有货!拿给你一台‘新’机器。你在试机的时候会发现开不了机,换一台还这样。你就郁闷了,这时他推荐你另一款,则百试百灵。可你对这款不了解啊,你就等着挨宰吧。其实,当初那些电脑都已事先被抠掉了内存,或在主板上动了手脚。”刘成把他看在眼里的一些经典骗术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机器是否被动了手脚,看外包装是看不出来的。那些封条都是重新封上的,没有一点破绽。”
不耍手段赚不到钱
店家用尽手段欺骗消费者,力求在一个“冤大头”身上榨取最多的价值,这在中关村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没人能在其中独善其身。激烈竞争导致利润急速下滑是重要原因。
一台个人娱乐型笔记本电脑,厂家在其官网上公布的销售价格,只比卖给经销商的价格高出200元至300元左右。商务笔记本利润会略高。以此计算,一家经销店一个月卖出两三百台,才能挣到6万元。而在中关村的大型卖场里,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店面月租金就要五六万元。在遍布这种小店的中关村,每月卖出300台以上的机器几乎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卖家就只能用“逮着一个狠骗”的方式,抬高每台售出电脑的净利润。刘成说:“现在能存活下来的店家,基本上都将每台电脑的净利润控制在1000元上下,然后再在发票呀、赠品呀这些小物件上赚点小钱,基本上可以维持日常开支,保持盈利了。”
门槛低导致游商泛滥
进入门槛过低,卖场缺乏更有效的管理也是令这个市场备遭骂名的原因之一。在中关村各个大型卖场的电梯间、楼道旁以及大门内外,都有不少到处游走拉客的推销员。他们的老板很多都是没有店面,只在楼上展区和别人合租一个展位。他们往往靠非常低的报价诱惑顾客上楼面谈,然后再使出种种手段,卖出高价劣质的机器。“这些人没有注册公司,骗到了钱就抬腿走人,消费者根本没地方投诉”。
当欺骗已蔚然成风,而且是恶性循环的情况下,消费者即使练成火眼金睛,也很难逃脱被骗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