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手机业务流拍 象屿入主或延缓
12月8日,夏新电子手机业务被公开拍卖,但因无人报名首拍流产。这一曾经在中国电子界呼风唤雨的著名品牌沦落到如此境地,不禁令人唏嘘。
解读夏新从辉煌至失败,竟与“赌”不无干系:曾经以“赌”一款A8手机大获全胜;后又因押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进入多元化发展而全盘“赌”输;最终“豪赌”3G手机更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切,都跟夏新原掌门人李晓忠,这一电子业的传奇人物难逃干系。他的赌博式的押注,将夏新带上国产手机的巅峰,也彻底将夏新葬送。
“夏新之殇”实际还折射出国产手机的大溃败:波导这架“战斗机”早已飞不动了;辉煌一时的科健也已不知所踪;南方高科、南京熊猫等也已销声匿迹;康佳、TCL等家电巨头的手机业务也半死不活……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按原计划,夏新进行资产处置后,厦门象屿集团将入主。但夏新手机业务的流拍,让象屿的入主进程受到延缓,夏新将如何重生?
四川九州集团未出手
12月8日上午10时,福建省中新拍卖行有限公司本应进行夏新手机业务的拍卖,但是特意赶往厦门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发现拍卖会根本没进行,也没有看到买家的身影。“今天流拍了。”负责夏新拍卖事宜的张俊说。一直被视为最有可能的接盘的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并未出手。
手机业务资产的剥离,是夏新“净壳”的关键一步,而此次流拍的标的包括夏新电子持有的“夏新”商标、专利、厦门夏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75%的股权、部分软件及管理系统、与手机业务相关的部分生产和检测设备、存货等,整体拍卖参考价为1.4678亿元。
记者从中新拍卖行获悉,夏新手机业务的拍卖规则为:买家的资金不能低于5亿元;买入后需延续企业在厦门注册、生产和纳税;承担夏新已出售的全部电子产品的售后服务;在岗职工要全部安置;同时,提交一个切实可行且委托人认可的产业发展计划等相关要求。
对于是否会降低价格后再进行拍卖,张俊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情况,何时再拍卖要看公告。对于被拍卖后,是否还将继续延用“夏新”商标,夏新电子董秘吕东表示:“据我了解,是要继续使用。”
李晓忠的A8神话
12月7日上午9时许,标着夏新LOGO的接送车停在了位于厦门海沧区的夏新电子城门前,员工还是按时来上班。“我们要打卡上班,领导也还来。”已在夏新工作近5年的中层干部邓涛(化名)表示。“我们还在给上海夏新生产,月单两万部左右。”邓涛介绍,很多员工上班都没有实际性的工作,因为陆陆续续还有些订单,所以产线还在生产。
邓涛介绍,夏新电子会在12月31日前和所有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员工和新公司会有个过渡期,具体多长时间还没定。”目前夏新整个厂区还有700多名员工在职,研发人员还有300人左右。这与夏新前掌门人李晓忠时代相比,研发的队伍仅剩下1/7,而这些曾经跟随过李晓忠的研发人员,正等待着新的接盘者到来。
夏新今天这一切的发生,与夏新前掌门人李晓忠难脱干系。
2000年5月,李晓忠担任夏新电子总经理,开始转战手机市场。2001年5月13日,占地20万平方米的厦新电子城一期工程A段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当时被称为中国最具加工深度的手机生产线。
同年12月18日,夏新电子押注式地推出了双屏手机——夏新A8,以此打入高端手机市场。那款“会跳舞的手机”,成功地吸引了无数白领的目光,并以罕见的热销,奇迹般将夏新电子拉出了亏损的泥潭。
2002年夏新电子实现净利润6.1亿元,每股收益高达1.69元,一举成为当时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公司。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17亿元;净利润6.14亿元,每股收益为1.43元。
不可否认的是,A8确实是李晓忠的得意之作。仅凭一款A8手机,夏新在两年内赚了11亿元,创造了毛利率高达48.5%的业界神话,一度成为向手机行业转型最成功的家电企业。
在A8的押注上,李晓忠无疑是赌对了。他创造了神话,也为夏新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赌徒”夏新
如果说夏新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发展的机会,倒不如说夏新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押注的机会。从早期主营录像机、VCD到后来转型手机、涉足液晶电视以及笔记本电脑,夏新电子如同“夸父逐日”,不放过任何一个市场热潮。
李晓忠赌对了A8,他对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的市场前瞻性在几年后也被证明极为敏锐。然而在当时,3C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李晓忠押注似乎错了。据悉,除了在3C上的大量投入外,夏新在液晶电视和笔记本在市场上迟迟未能找到盈利模式,夏新对3C的押注成为了“烧钱”的押注。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夏新电子涉足液晶电视领域,次年又宣布以自主品牌进军笔记本电脑业务。不过,超前的研发和巨额的费用迅速榨干了夏新电子的现金流。
2002年夏新液晶电视、夏新DVD曾占据公司销售总额的70%~80%。2003年夏新手机销售额一举占到50%,液晶电视所占比重开始下滑,并开始出现亏损。至2007年,液晶电视所占比重只有20%左右,这时手机业务的比重已上升到70%~80%,公司开始逐渐萌发剥离夏新液晶电视、DVD业务,只做手机的念头。
2007年4月,夏新电子宣布放弃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业务,2007年下半年,夏新电子的液晶电视产品开始在全国陆续退出国美、苏宁等主流销售渠道。
“那个二期的厂房原本是用于生产液晶电视的,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交付使用。”邓涛指着夏新电子城的一栋白色厂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的液晶电视太贵,有价无市,切入得不是时候。”2004年,夏新实行3C多元化发展,一度涉足液晶电视和笔记本,后来液晶电视和笔记本均沦为代工。
随着国产手机从2004年起整体陷入低迷,夏新电子的手机主业也开始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手机业务不能完全承担起“供血”的任务,投入巨大的液晶电视和笔记本业务迟迟不能找到盈利模式,反过来又加剧了夏新电子的危机。
倒在3G盛宴前夜
被李晓忠视为夏新发展制高点的3G,最后竟成了夏新的滑铁卢。“3G花太多钱了,牌照发放得太迟了!”邓涛感叹道。
2004年10月,夏新电子首次公布了“三箭齐发”的3G发展策略:对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种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跟进。
2005年2月夏新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手机终端制造商,在法国举行的3GSM大会展出了自主研发的3G手机。截至2005年,夏新电子在3G上的投入已经过亿元。
李晓忠曾表示,由于夏新在3G上耗费了很多精力,所以影响了2.5G的发展。如果2004年不进入3G领域,可能在当时2.5G手机的竞争中,能更快地恢复元气。
尽管从中国3G牌照的发放来看,夏新似乎有点操之过急。但李晓忠并未打算放弃3G梦。他表示,“我们相信,公司对3G的投入在2006年就能见到成效。在2006年,手机市场的热点都应该聚焦在3G上”。
但一切并未如期而至。
2006年,3G牌照发放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在夏新电子业绩持续不佳的情况下,李晓忠在2007年底被迫“下课”。接替总裁职位的卢振宇上任后,并未打消夏新3G研发的念头。卢振宇曾表示,国内的TD厂家肯定会成为中国3G建设的生力军,对夏新这种坚持自主研发的国内手机厂家来说,中国3G市场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然而,就在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的前一天,已经“披星戴帽”的*ST夏新再次发布停牌预警。
尽管如此,夏新电子多次强调,即使是经营遭遇到严重困难,夏新仍保留全系列的3G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3G技术正是夏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试用过联想的3G机,相比下,夏新的手机并不差。”邓涛信心满满地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夏新的前掌门人李晓忠,他在电话里简洁地表示,“我现在跟夏新毫无关系,我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不希望被打扰。”
象屿只要“净壳”
夏新剥离核心手机业务被视为厦门象屿集团入主的关键一步,不过,该资产在12月8日的拍卖中流拍。
按照重整方案,夏新将引入象屿集团重组,重组方提供1亿元现金用于债权清偿。而夏新电子将通过公开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置现有的全部资产,变现资金用于清偿公司负债,在依照重整计划清偿完毕后,夏新电子现有全部资产和负债将被剥离。
与此同时,象屿集团将通过认购夏新电子对其定向发行的股份等方式,向夏新电子注入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且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使夏新电子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据悉,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为6个月。
为何象屿集团不保留夏新电子的手机业务,以保证重组的顺利进行呢?“象屿要的是夏新这个壳,夏新的手机业务与象屿的主营业务——房地产物流等业务并不相关联,他们不会要‘没用’的东西。”邓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象屿集团总裁张水利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象屿集团入主夏新电子都是厦门市政府在主导,跟企业没太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