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游大量涌现 九成孩子成低龄游戏玩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扩张,针对儿童开发的网络游戏大量涌现,城市里很多儿童游戏已不再需要自己动手、欢笑呐喊、汗流浃背的奔跑,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电脑屏幕和鼠标,儿时记忆中的愉悦身心的童真游戏正渐行渐远。
挂在屏幕上的儿童游戏
36岁的曾静最近烦不胜烦:8岁的儿子回到家就忙着上网玩一款名为“摩尔庄园”的网络游戏,简直茶饭不思。
“也不是说完全禁止他在网上玩游戏,可孩子在电脑面前几个小时不说话,有时候我们喊他好半天都没反应。”曾静忧心地说,“这可怎么得了!”
和曾静一样,在南宁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年轻母亲孙英俊也对沉迷网上游戏的7岁儿子操心不已:孩子在网上结交了一大批同学好友,一有空就一起玩游戏,家里禁止后,孩子干脆跑到同学家中一起玩。眼看儿子越来越孤僻,不爱开口讲话,学习也掉队了,父母特别焦急。
在最近几年,儿童网络游戏快速扩张,一些体现儿童天性的传统游戏也从现实搬到了网上,“奥比岛”“海底世界”“盒子世界”“明星派”等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游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面世。一些受到热烈追捧的儿童游戏,短短一两年内注册用户就达几千万之巨,网络游戏对儿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在网上看了才知道这几年出了这么多网络游戏,很多时候小孩们私下里交流的都是这些游戏内容,长期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和交流,孩子们的身心怎么承受得了?”孙英俊说。
九成孩子成低龄游戏玩家
今年8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10岁以下网民总数在300万人左右,中国上网小学生中有“7.1%”是“网瘾用户”,有网瘾倾向的约占5%。“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九成孩子玩过网络游戏。
调查还显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1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从0.4%增长到0.9%,总数大约300万人,互联网的逐渐低龄化、娱乐化的渗透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
“儿童时代正是身体、心智发育健全的黄金时期,特别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广西社科院专家罗国荣说,“成人上网成瘾都有可能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而脆弱稚嫩的儿童身心更容易受到侵害。网络游戏虽然从一种程度上满足了孩子对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好奇心,但一旦沉迷其中往往会造成儿童性格内向甚至自闭,严重的也会极大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驼背、近视等等。”
同望律师事务所龚振中说,在网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挤压下,一些本来发端于健康教育理念的儿童网游也完全有可能像成人网游那样逐渐走味,甚至给下一代带来伤害,而这种伤害在短时间内也许不会显现,但对人的身心的负面影响十分深刻,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弥补和修复。
童真游戏是最好的教育
儿童游戏是发展多种才能的综合锻炼活动。传统的儿童游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友爱互助,愉悦身心。
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贴人,打野鸭,捉迷藏……这些耳熟能详的童年游戏,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已经没有太多的存在空间:老师盼着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家长对如何在传统的儿童游戏中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懵懂不知,一门心思培养“尖子”;互联网游戏充满诱惑,乘虚而入攫取孩子的心。
在湖北一所县城小学执教的老师胡正江有一次组织学生在草地上玩“老鹰抓小鸡”,大家玩得汗流浃背,特别尽兴。事后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到:“谢谢老师和我们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真过瘾!游戏的时候我可能摔跟头受伤,可我一点也不怕。和同学们一起玩得开心,就算摔了也比一直坐着上课强得多呀!”胡正江对记者说:“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才是孩子的童真天性,也特别感谢他们带给我年轻的感觉。”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充分体现和释放天性的童真游戏却已逐渐地位不保。
“儿童时代健康的身心往往与长大后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联系在一起,现在幼儿教育已经比较注意这一点,”罗国荣说,“应该让孩子们更多参与那些充满童真的游戏,未来的现实应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