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前提。1978年以来,我国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
(一)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变动
从三次产业所提供的GDP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但工业的比重过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8.1:48.2:23.7,变化为1999年的17.7:49.3:33.0。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持续下降,21年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平均每两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出持续份额上升,21年间上升了9.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的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但期间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从1981年—1991年,第二产业份额有过一段快速下降的时期,到1991年达到41.6%的最低份额,后来又重新回升。因此可以说,80年代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的结果,而在90年代的经济增长是由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并由此造成两大结果:(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机电、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家电等主要制造行业,从产量、技术到质量都已趋于成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达到极限,以往依赖工业的增长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格局会发生变化;(2)相对于其它产业,工业的发展是超前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工业企业的过度竞争和工业产品的供给过剩。从国民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来看,工业和建筑业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体,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但已进入中后期。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
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而引发的低收入和低消费,成为制约工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从1978年到1999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70.5:17.3:12.2变化到50.1:23.0:26.9,第一产业下降了20.4%,年均下降1%;第二产业上升了5.7%,年均上升0.25%;第三产业上升了14.7%,年均上升0.7%。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尽管22年间有2亿多农民转移出来,农业从业人员在整个90年代减少了近3000万,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低的。过去的21年,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从业人员增加了近1.5亿。1999年,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5、2.14、1.23,同年,一、二、三产业的人均创造的GDP分别为4190元、23535元和13975元,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只相当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约1/6和1/3。如果在以后的10年中,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平均水平(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就意味着现有农业从业人员中的2/3,即23576万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而且这还是一个静态的数字。但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增加38000亿元的国民产出及相应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可见,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既任重道远,又极具潜力。
有了三次产业在GDP和从业人员方面的比例结构数据,就可以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表5表明,20多年来,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在缩小,1978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第一产业的7倍和5倍,到1999年已下降到6倍和3倍。这说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正趋于合理。在90年代,农业产出的增长缓慢使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80年代的上升转为下降,而第三产业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在持续下降。
由于第三产业是90年代以来就业增加的主要部门,我们来分析其内部结构。表6表明,从1978年到1999年,增长较快的有交通通信、商贸餐饮、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行业。由于各单位有正规在编职工和非正规职工的区别,大量的临时工被纳入其它行业,因此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能代表其就业吸纳能力。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变动快于人口的城乡分布变动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路径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02%;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的21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7.9%上升到30.9%,年均上升0.6%,有所加快。但至1999年,农村人口比重仍高出农业产出占整体的比重52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加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扭曲,更进一步造成产出与最终消费需求之间的失衡。
由于人口流动和农民的两栖就业,户籍人口已难以反映城乡人口的实际经济活动分布状况。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已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11月1日相对于1999年底,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2个百分点,达到36.1%,因为这次普查是按人口实际居住地统计的,更能反映人口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公报显示,经济相对落后的9个省份的常住人口在一年后反而下降了,流出人口较多的省份有安徽、广西、四川、河南、黑龙江等,而流入人口较多的有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说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人口。并且大量人口流人城市,例如,苏州市2000年末户籍人口578万,而普查常住人口692万,流入的外来人口达114万,这些外来人口都实现了市场化就业。说明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20多年间,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齐头并进,改善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提高了绩效。并在这一进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日益改善。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劳动吸纳能力。从劳动就业的国民产出弹性系数来看,1999年相对于1998年,城镇国有经济是—0.7,城镇非国有经济为1.3,而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产出弹性分别为0.54、—0.15和0.23。这里第一产业虽然较高,但存在着就业不足和隐性失业状态,而真正具有较高就业弹性的是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同时,随着经济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人口的城市化正在加速。因此,我国经济将继续沿着民营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轨道向前推进。
作者:不详 加入时间:2004-7-7
(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 )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