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启迪
(二)分配管理与财务控制、考核为主阶段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直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止的14年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中,先后提出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种改革目标模式。由于当时改革的目标模式仍是坚持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将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改革未触动产权明晰问题,所以整个改革是按“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在经济管理上,国家对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企业在人、财、物、供、产、销六个方面逐步扩大一些自主权力,以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与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是以分配为突破口,对筹资、投资、成本、收入等方面的体制进行局部性改革。其主要内容是:(1)改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制为自收自支、利润包干上交、留利自管的制度;(2)利润包干上交在实行税前承包上交后,又改为税利分流、税后承包上交方式;(3)企业留利按国家规定建立积累基金、消费基金与后备基金,并按国家规定用途自行安排使用;(4)企业资金以国家供应为主,但可经国家批准以发行债券、股票、联营和内部积累方式筹集一部分资金;(5)企业资金运用除限额以上的基本建设投资要经国家批准立项以外,其他可自行安排使用,但必须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的完成;(6)企业成本费用开支仍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与标准支出;(7)产品定价与三种计划形式相适应,也分为国家定价、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企业在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的制定方面有了一定自主权。
从这一阶段财务管理体制的内容看,已由单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制逐步改为企业自收自支、利润包干上交制,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分配管理。与这一重点管理内容相适应,在财务管理方式上是以财务控制与考核为主。在财务控制方面,先后实行过企业基金提取比例控制、利润留成比例控制、利润承包上交比例控制等方式。在财务考核方面,国家对企业着重考核实现利税与上交利润指标,企业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挂钩,企业经营者收入与全面完成各项承包指标挂钩。
(三)筹资管理与财务预测、决策为主阶段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已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入地改革。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企业内部积累和债权人借给的借入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实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则实行企业财务自理、自负盈亏的新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拥有投入的资本金及其相应权益的终极所有权,以及由终极所有权所决定的重大决策权、受益权和最终处置权,并以投入的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2)企业拥有对法人财产的占有权与经营权,按照所有者的要求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实行自主安排与营运;(3)企业拥有筹资权与投资权;(4)在遵守国家成本管理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拥有成本费用开支权;(5)除极少数产品由国家定价外,企业拥有广泛的定价权;(6)在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人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下,企业可自行确定工资总额与工资形式;(7)企业收入在补偿成本费用、交纳销售税和所得税后的税后利润,可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顺序和比例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并按所有者的要求进行分配;(8)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以一定年限的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弥补企业亏损,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
从这一阶段财务管理体制的内容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已由上一阶段的企业自收自支、利润包干上交体制转换为企业财务自理、自负盈亏体制。这一阶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已不能由国家统一供应,而必须面向市场自主地去进行筹集,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国家财政拨款不足,企业自有资本比重偏低,资金长期紧缺等问题存在,筹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速度效益型向效益速度型的转换之中,能否及时、足额筹得资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这一阶段已由分配为主进入筹资为主。为了从不同渠道筹措资金,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向各类社会出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企业目前财务状况,以及今后一定时间的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财务预测分析报告,提供所筹措资金用以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报告,为社会出资者与债权人向本企业投资提供真实可信的决策资料。因此,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方式是以财务预测与决策为主。
三、研究中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发展的意义
通过上述中西方近代财务管理发展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理性认识。
1.财务管理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经济管理体制变革相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总的看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务管理从本世纪初的筹资为主发展到30年代后的成本管理为主和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投资为主,这是与资本主义经济本世纪初迅猛发展、30年代的大经济危机和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与市场国际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相适应,体现各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财务管理发展阶段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从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成本管理为主阶段,发展到十四大前的分配管理为主阶段,十四大后进入筹资管理为主阶段,这一发展过程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转变,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演变过程是相适应的。同时,这一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向高的发展进程。从这一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与不同企业,财务管理尽管在大的发展阶段上有相似点,呈现某种大趋势,但由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能呈现各自财务管理重点变化的时间先后不同,显现出发展阶段上的一定时间差与地区差。因此,各地区、各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应因地、因时制宜,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
2.中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各种发展阶段中,都要注意处理好社会经济管理者(国家行政部门)、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的财务关系。国家税收不能少,所有者权益应维护,经营者与劳动者收入应与所提供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当然也要承认财务关系的处理是有阶级性的。我国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内部的财务关系的处理是劳动者阶级内部财务权责利关系的处理问题,所产生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资本主义国家财务关系的处理是资产阶级与无产者阶级在商品价值中的剩余劳动价值与必要劳动价值的分割关系,是资产阶级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剩余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