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分析方法刍议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利用情况。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在短期内收回货款,利用营业产生的资金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流动性比率低的不利影响,使资金流动安全。企业现存问题中,存在应收帐款因收不回来而形成的呆帐。因此,分析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时,还应结合应收帐款坏帐备抵率来分析。即坏帐备抵与应收帐款总额之比。该比率如逐年增加,企业应注意应收帐款有效性问题,因它必须连带影响应收帐款的周转性,影响资金安全性。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一特定期间的存货余额对期间销货成本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存货通过销售实现周转的速度。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往往占有相当份量。因为大多数企业为了销售的需要都维持相当数量的存货,如存货不足,不能及时供货,销售就会因减少而导致净利的降低,影响长期偿还能力,降低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库存额或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率
上式反映了与销售量相比,存货利用效率的高低。存货周转率高,表时存货的使用效率高,存货积压的风险相对降低,资金流动的安全有保障。但存货周转率过高也有问题,如库存水平太低,未设置应有安全库存、经常性缺货、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批量太小,造成库存成本过高。存货周转率过低,通常是企业库存管理不良、产供销配合不好、库存积压和资金积压的结果。这样会导致企业库存成本上升,减弱资金流动安全性。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如果存货中存在劣质积压品,就会影响周转率的真实性,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金流动安全性,应及时进行改善处理。
(3)长期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从这个比率中, 可以看出自有资金的动向,可通过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来反映企业资金流动的安全性。一般而言,该比率较低,资金流动安全性较高;比率低,所有者权益的收益率会降低。在美国通常以1.0做为标准比率使用, 如该比率小于1.0说明该企业固定资产全部由自有资金来解决, 剩余部分用于流动资产中;如该比率大于1.0,则说明自有资金不足, 不足部分由长期债务来解决。企业如以长期举债方式过多地购置固定资产,企业将处于危险边缘。因此,企业往往利用该指标来考核资金、资源利用效率。
(4)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一般而言, 企业的长期资产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般用自有资金和长期负债等长期运用的基金来支持。因此,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以低于1.0为好; 如果该比率高于1.0, 说时企业长期资产的一部分是由流动负债来支持的,这样则会降低企业的资金、资源利用效率。
3.资本结构的安全性分析
企业保持较好的资金流动性、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资金收益率,是保障企业投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进行资本结构合理性分析,目的在于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具体指标有: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中有多大比重是通过借贷获取的。对投资者而言,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越大,则企业的资金力量越强,资金收益率低。它希望以较高的负债比率,扩大企业获利基础,并以较少的投资即可控制整个企业。但若负债比率过高,而企业状况良好,当然可通过财务杠杆作用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报酬率;倘企业状况不佳,利息费用将使之不堪重负,有导致破产的危险。
(2)所有者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由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得出: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1,即负债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1.由此,权益比率是负债比率的反面,两者表达相同的状况,实际应用时,只求其一即可。
(3)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了两者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
负债与自有资金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与前两个比率意义基本一致,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同一事实。由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得:
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1
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1/所有者权益-1=负债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
同时,这一比率还表明了投资者对企业乃至债权人承担的义务的大小。比率低,则表明投资者对债权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此外,由于某些资产如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一些递延借项的价值不稳定。因此,这些资产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意义不大。因此,应将其从企业资产中扣除,在据以计算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时宜保守一些。特别是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并有倒闭的危险时,有形资产是偿债的主要来源。该项比率越低,则表明企业有形资产对其负债的保障程度越高。
三、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业不仅关心投资的报酬,更关心高报酬率的持续性。因此,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持续性分析成为被关注的另一点。企业的产品成本、宏观经济条件、各种政策规定等竞争环境相同时,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以提高效益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效益,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投入的劳动、资源、设备、材料等各种经营要素,经过经营者和职工有效地运用,产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贡献。它用来衡量劳动力与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具体指标有:
1.附加价值率
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时,最关心的是能否产生高附加价值的问题。附加价值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出的新增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附加价值=税前净利+人工费+资本化利息+租金+费用税金
附加价值的计算,可通过查找损益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来计算。附加价值率是附加价值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附加价值。一般来说,越是资本密集的行业,其产品附加价值越高,净利润也随之提高;反之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净利润也就较低。
2.劳动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效率是附加价值与总人数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创造的附加价值。
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效率=附加价值/总人数
该指标越高,说明劳动利用效率高,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因而成为衡量同行业间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附加价值与总资本的比值(总资本投资效益)
该指标反映投资的总资本在一年内创出的附加价值,该指标高说明资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创出的附加价值多,创出的净利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