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工商管理

基于关系的资源与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创租机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23:17
机制

Stonier[15]认为,凡是投入生产性劳动的地方必定需要投入信息。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只不过这种资源必须和其它资源有效地结合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比如,无用的资本加上有效的信息才会成为赚钱的投资。从这一点上看,信息具备创造经济租的潜力。考察某种资源与其相关信息结合而发挥作用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它通常存在两个必然的阶段:资源尚未进入企业资源系统阶段和已经进入企业资源系统阶段。我们因此把资源在这两个阶段时与其相关的信息区别为“做什么”的信息———即用途信息和“怎样做”的信息———即方法信息。

3.1  资源获取行为与资源的用途信息

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用途信息通常产生于这种资源尚未进入企业的生产体系之前,这时,该资源既可能存在于企业外部,也可能存在于企业内部。不论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是全新外部资源,还是可以产生新的用途的内部潜在的资源,企业在决定是否对这种资源进行投资时,其决策主要受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的影响。如果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与企业存量知识的逻辑结构相协调,并与企业生产目标相一致时,对企业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种“好资源”;反之,则可能被认为是不太好的资源,甚至是一种“坏资源”,从而采取回避的态度。以上这两种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决策者知识分工为主导的企业现有知识存量与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相结合而产生的对该种资源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这种评价能否达到企业现时的效率标准,决定了企业是否会获得这种资源。对外部资源来说,就是值不值得投资;对内部来说,就是员工自主的非官方价值活动(如,合理化建议、革新改造等) 是否适合转化为企业官方活动的问题。显然,无论是否实际获取这种新资源,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多少都会给企业现有的存量知识库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至少会部分地进入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从而影响企业及其员工的知识结构。客观地讲,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对象都是已经现实存在的资源(不论其现存状态是否达到与企业其它资源相匹配的某种状态水平) ,获取了一些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包括潜在用途信息) 仅仅只是增加了企业关于这种资源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利益的判断。如果说这种资源获取活动能够给企业产生经济租的话(无论企业是否实际投资这种资源) ,我们只能说这种经济租仅与当时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有关,这种评价并不可能是这种资源实际的效率空间的准确反映。因为,对这种资源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受多方面影响:企业现存知识与这种新资源所包含知识的逻辑关系,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与偏好,决策者知识分工与员工知识分工的匹配,这种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相关度和重要性以及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程度等。显然,这些因素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对某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连续开发的过程,能否实施对某种资源的投资,关键在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与企业当时的投资标准及经营状态是否相符。而当企业回避这种资源时,企业的资源获取行为产生的经济租仅仅只是来源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这是由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带来的。

3.2  资源获取行为与资源的方法信息

当企业投资了某种资源后,这种资源就会进入企业的业务流程,由此发挥其预期的价值作用。由于这种新资源的价值在进入企业生产系统的初始阶段,通过用途信息只有部分为企业所认识(企业对该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由此产生) 。因而,关于这种资源的知识(与企业其它资源、生产过程相匹配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将伴随着企业对其连续使用的过程会逐渐丰富起来,并逐步融入企业存量知识库之中。考察这种新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在企业生产中的积累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与众多环节的企业员工及其工作目标相联系,必然会与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不同的个人经验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大量的私人信息———员工对这种新资源的评价。由于企业管理层日常所需要的通常是关于某种资源的效率实现信息(其标准依据主要是资源获取时得出的初始效率值) ,所以,员工对某种资源的评价,尤其是对其“问题与机会”的看法就会累积在员工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断接受员工知识的程序化处理的经验性评价,逐渐会上升到不同层次的方法性总结,从而形成在实践中该“怎样做”的方法信息。这种方法信息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发现尽管企业具有某种资源的初始效率值作为生产的目标,但由于当时企业某部分组织结构或业务流程与之匹配不佳,难以有效实现这个效率目标;二是发现这种资源在企业资源体系中可能还存在有价值的新用途。后者实际上还是这种资源能“做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用途信息。如果企业决策层能够迅速获取这类信息,并通过一定的评估程序加以确认,那必将有利于这种资源效率空间的有效扩展,为企业创造效益。很明显,对这种方法信息确实存在一个如何获取的问题。因为,这种方法信息本质上源于员工的知识分工与他们对某种资源的“问题与机会”的结合。而企业的资源获取的决策权,则是管理者的知识分工与资源用途信息的结合。两者的知识分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同,导致了两者的活动性质有本质的区别。通常,管理者的知识分工主导企业官方的价值活动,而员工的知识分工则主导其非官方的价值活动。也就是说,员工的方法信息主要地产生于非官方的价值活动,要成为企业正式的决策依据,还有一个由非官方价值活动向官方价值活动的转移。由于方法信息暗含了要用新方法做事以及如何做新的事情,所以,企业员工的这种非官方价值活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国外有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大多数的创造性活动起初都是未经企业计划正式安排的,发生于最没有预料到的地方[16] 。这说明,企业对方法信息的获取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渠道和明确而具体的对象,必须基于企业内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来实现。由此看来,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网络化程度如何,以及是否存在适合于员工进行关于各种资源“怎样做”的私人信息的交换氛围,基本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地将大量非官方价值活动转化为官方的价值活动。

综上所述,面向企业内部基于各类关系来获取资源的方法信息,能够扩展企业资源的效率空间并促进企业有效发挥这些资源使用的效率水平,在扩大企业产生经济租潜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现实的经济利润。这一点是以往资源基础论的资源获取机制所没有涉及到的。

3.3  资源的获取与其相关信息的获取之间的价值关系

获取关于某种资源的信息,是为了评价这种资源的价值并确定是否对这种资源进行投资。信息的获取总是有成本的,漫无目标或无关紧要的信息收集活动,不仅难以增加企业潜在的经济租,而且还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这一点上看,企业获取某种外部资源的信息通常基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程度,即,企业需求越迫切,则信息获取行为的力度就会越大,直到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在本企业与相关竞争企业之间基本达到基本对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资源与其相关信息获取之间价值关系的第一个基本命题:

命题1  基于关系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潜在经济租的前提是,它们所描述的资源与企业预期的资源瓶颈相关;创租潜力越大则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能越强。

从企业内部来看,不同时期的资源在企业资源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关键资源、组织化状态的资源和分散状态的资源,通过创新,分散状态的资源能够向组织化状态的资源、关键资源转化[17] 。由于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的价值交换可以用多种效用满足形式实现(如,员工在企业中受重视的程度及成就感等) ,其直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2,453.13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