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信息化图书馆管理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2-04 23:14:52
【本文由PB创新网为您整理】【内容提要】在本文中,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公共图书馆在其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自身在已经建立的服务水准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向既定目标靠近。以此定义为基础,本文考察了英美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它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考察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力度,但是,很多公共图书馆依然面临经费短缺等挑战。

  (1)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消费型的公益性事业,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
  (2)文献资源: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文献资源的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更不等同于经费的增长。在实践中,管理不善、馆员工资比例过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文献资源与经费不能同步增长,因而,要考察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就需要在考察图书馆的总经费的同时,考察文献资源的增长。
  (3)人力资源:尽管人力资源与图书馆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表述为人数越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但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某些变化,如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比例的持续下降、专业馆员的持续流失,却几乎肯定反映着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
  (4)用户资源:用户作为图书馆发展的资源可能尚未被图书馆界普遍认识,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商业文化日益影响政府决策的背景下,用户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一个不能吸引并留住广泛用户的图书馆,不管它在短期内的经费如何,从长远看,它都很难继续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维持长久发展。
  本文以文献调研为主要方法,由于资料获取途径的限制,本文掌握了比较丰富的有关英美的各类相关资料,文中对此引用较多,而对其他国家的分析相对显得薄弱。
    1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属于公共开支,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在英国,根据1964年的《公共图书馆及博物馆法》的规定,公共图书馆经费的基本来源是地方政府(事实上是地方政府从当地居民征集的财产税)。近年来,英国中央政府以项目经费的形式提供的财政支持也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在美国,地方政府的投入也是公共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投入以及社会捐赠等收入亦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2000年的统计,美国公共图书馆经费中,地方政府、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投资分别占77%、13%和1%,其他经费(如捐赠、罚款、有偿服务的收入)占9%[2]。
  表1所示是美国、英国和整个欧洲公共图书馆近年来经费增长情况。从整体看,这些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在上个世纪末经历了一段基本稳定的增长时期。在美国,按收入计算的公共图书馆经费从1992年的人均20.6美元增长至1998年的人均26.02美元[3]。随着图书馆经费的稳步增长,很多图书馆员也切实感到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环境的改善。有人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称为复兴(renaissance)或兴盛(prosperity)时期[4]。从整体上看,欧洲90年代中后期也经历了图书馆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但是英国公共图书馆界直到90年代末才得到经费的较大幅度的增长。
    表1 20世纪90年代英、美、欧洲图书馆经费增长情况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人均:美元)      20.6 20.6 21.2 22.4 23.4 24.48 26.02
英国(总:百万欧元)          998   944   971   1151 1212
欧洲(总:百万欧元)           5364 5467 5738   6078 6279

  
  数据来源:(1)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1)  Public  Library  Trends  Analysis,Fiscal  Years  1992-1996
  (2)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1)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Fiscal  Year  1998
  (3)LIBECON  Project网站:asp>http://www.libecon.org/default.asp
  欧美公共图书馆经费在90年代末出现的良好状况得益于这一时期比较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经费不足而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依然很严峻。这种挑战首先表现为,经费增长不抵出版物价格的上涨,更不能适应数字化文献和印刷式文献同步增长的速度。结果,大多数图书馆在增加其数字化资源的同时,不得不压缩印刷式文献的采购(详见下一节)。其次,地区性经费下降的状况依然存在。例如,1999-2000年度,尽管英国公共图书馆经费整体增长2.8%,但是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经费却出现了下降[5]。在美国,根据《美国图书馆》杂志(American  Libraries)的报道,区域性经费削减也很常见。例如,在2002-2003年的经费预算中,Arkansas州决定将州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资助削减70%(340万美元)[6]。第三,由于图书馆整体经费的相当部分是以项目经费的形式提供的,这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两种挑战:一方面,项目经费的增长可能拉大图书馆的经费差距。创新意识强、领导得力、精于项目申请的图书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经费;而力量薄弱的图书馆可能在这样的竞争中越来越萎缩。另一方面,项目经费一般是短期的,获得立项的图书馆在项目结束后,必须开辟新的财源以维持已经开始的服务,使前期项目的成果得以延续。例如,在美国,由比尔·盖次基金会资助的公共图书馆联网项目于2000年结束;在英国,由彩票基金资助的人民网工程至2002年结束。此后,维持这些项目所建立的服务和功能便成为英美公共图书馆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2 图书馆文献资源
  表2和表3分别反映了20世纪末美国、英国和整个欧洲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增长状况。在美国,自1992年至2000年,公共图书馆每千人图书和装订成册的期刊拥有量(单位:册)、每千人现刊订购量(单位:订购份数)保持基本稳定;每千人音频资料拥有量略有增长(年均增长3.2%);每千人录像资料拥有量显著增长(年均增长14.4%);近年来,每千人拥有的数字化资料(不包含远程存取的资料)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6.8%)[7]。在英国和整个欧洲,自1994年至1998年,声像资料的入藏量在浮动中呈上升趋势,而图书入藏量则恰恰相反,在浮动中呈下降趋势。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增长趋势并不反映出版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电子出版物异军突起,但印刷式图书出版量依然在以较大幅度增长[8]。因而,上述文献资源增长状况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公共图书馆将有限的经费向非印刷型资源的倾斜。
    表2 美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拥有量
  附图
  数据来源:同表1数据来源(1)、(2)。
  注释:*指实物入馆的资料,如CD盘、磁盘、磁带等。
    表3 欧洲公共图书馆资源入藏量(单位:万)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图书
 欧洲  6581  6457  6567  6390   6270    _     _
 英国  1252  1172  1091  1047   1098  1098   1079
声像资料
 欧洲    592    610    607    617  630    _     _
 英国    140    145    132    134  138  138    145

  
  数据来源:(1)同表1数据来源(3)。
  (2)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atistic  Tables.Loughborough:LISU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倾斜,可能是由于需求和出版物价格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社会对各类教育和娱乐影像资料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从价格来看,印刷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而声像资料则经历了绝对价格的持续下降。需求和价格方面的变化可能同时影响了公共图书馆馆藏结构的调整[9]。


    3 工作人员队伍
  表4所示是1992-2000年间美国公共图书馆人员队伍状况。从全国范围来看,美国每25000人拥有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总数、具有专业馆员资格的人员数量以及专业馆员占所有人员的比例,在这段时间均保持基本稳定,略有增长。但是,工作人员队伍状况在各地区很不均衡,在新英格兰和中东部地区,专业馆员数量分别增长了44%和47%,而同期的南部、西南等地区则下降了24%~32%不等[10]。
    表4 美国公共图书馆人员状况
  附图
  数据来源:同表1数据来源(1)、(2)。
  注释:专业馆员指在美国图书馆学会认可的学校取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馆员。
  如表5所示,从1994至1998年,整个欧洲的工作人员队伍,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从专业馆员所占比例,都经历了较大程度的上下浮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和1998年,当工作人员总体数量出现较大增长的时候,专业馆员的队伍却大幅度减少。本文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来确定这种浮动的原因,也不能排除统计误差的存在。与整个欧洲的状况相比,英国公共图书馆员队伍的变化态势则比较明显、稳定。这一态势的特点之一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总量逐年减少;特点之二是专业馆员的比例逐年下降。
    表5 欧洲和英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状况
  附图
  数据来源:见表3。
  馆员队伍的变化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例如,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总数减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能使非专业馆员承担起以前属于专业馆员的工作,从而导致专业馆员比例的下降。然而,根据其他研究发现,馆员队伍的萎缩似乎更多地暴露了公共图书馆职业队伍力量的减弱。例如,Usherwood等人发现,尽管英国公共图书馆始终以其强烈的公共服务精神吸引着一批择业人员和业内人士,但是,更多的人依然对公共图书馆职业持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很多公共图书馆不能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使英国公共图书馆在吸引和保留高质量人才方面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11]。
    4 用户及利用量
  自1994年至1998年,无论是英国还是整个欧洲,公共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持借书证的用户)都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在整个欧洲,注册用户人数从1994年的1亿1400多万增长到1998年的1亿1800多万;在英国,注册用户人数从1994年的3387万增长到2000年的3451万。但是,在同一时期内,用户访问图书馆的次数却有所下降。在美国,人均咨询数量保持基本稳定,人均到馆访问次数略有增长。
    表6 美国公共图书馆用户人均访问次数、咨询数量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访问次数   3.8    3.9    3.9    3.9    4.0    4.1    4.2
咨询题数   1.0    1.1    1.1    1.1    1.1    1.1    1.1

  
  数据来源:见表2
    表7 欧洲公共图书馆用户数量、访问人次及咨询数量
  附图
  数据来源:见表3。
  在注册用户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共图书馆访问人次却在下降的现象可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在欧美公共图书馆迅速普及,1994年,美国第一次对因特网在公共图书馆的使用状况进行统计时发现,仅有21%的公共图书馆与因特网相连,到2000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98%[12];1995年,英国第一次对公共图书馆联接因特网的状况进行统计时发现仅有3%的公共图书馆与因特网相连[13],到2002年底,这一比例已达到100%[14]。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供用户远程使用的图书馆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从目录查询到全文文献检索,从虚拟咨询台到电子图书的网上借阅。这种服务可能已经减少了用户亲自访问图书馆的必要性。
    5 讨论与结论
  以上考察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状况展现的是一个明暗交织的画面。以经费状况而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的后半部分,这些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整体上显示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势力。经费的增长至少保证了需求热点文献(如视听资料、数字化文献)的较快增长。此外,尽管公共图书馆员的待遇仍然很低,但是,公共服务精神依然是吸引就业群体的强有力因素。这使公共图书馆界能够拥有一批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杰出人才。公共图书馆注册用户的持续增长表明公共图书馆依然享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因特网的普及减少了人们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但并未减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依赖。
  但是,近十年的发展状况也暴露了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很多危机。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渗透于公共领域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文化已经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制造了明显的竞争态势和不均衡的发展局面,这使竞争力差的图书馆在资金、人员、文献资源等方面日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有些地区,仍有公共图书馆因经费的短缺而减少开馆时间,甚至闭馆。随着项目性政府投入和社会捐赠比例的相对增长,那些条件较差的图书馆势必因立项困难而拉大与其他馆的距离,面临日益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其次,尽管这些国家的图书馆经费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是,这种增长还是不能应对文献的增长速度和文献出版结构的变化。很多图书馆不得不牺牲传统的印刷式文献,从而保证需求热点文献(如视听资料)和新型文献(如数字化文献)的增长。第三,项目性投资比例的增长势必使图书馆出现更多的短期项目,借助这些项目而开创的服务/功能在经费结束后如何持续发展,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会影响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公共图书馆员的待遇偏低,导致公共图书馆在补充馆员队伍和保留人才方面,依然面临巨大困难。
  公共图书馆常常被称为“社会记忆机构”,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终身教育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记忆功能。新世纪之初,当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困扰着广泛的学科群和广大的决策者的时候,公共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向公共图书馆员,包括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员,提出了同样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Parker,S.et.al.The  Bidding  Culture  and  Local  Government: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London:Resource:The  Council  for  Museums,Archives  and  Libraries.2001
  2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Fiscal  Year  2000.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2.
  3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Fiscal  Year  1998.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
  4 St.Lifer,E.and  Rogers,M.LJ  finds  pockets  of  prosperity  amidtight  PL  budgets.Library  Journal,1994,119(1):14~23
  5 Maynard,S.Public  Library  Materials  Fund  and  Budget  Survey  1999-2001.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mmission  research  report  78.Lond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mmission.2000.
  6 Flagg,G.Arkansas  Governor  Slashes  Library  Funding.American  Libraries,2001,32(6):24
  7 同2
  8 PA  Web.Annual  book  title  production.
  http://www.publishers.org.uk/paweb/paweb.nsf/pubframe!Open.2002.2002/8/28
  9 同3
  10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Public  Library  Trends  Analysis,Fiscal  Years  1992-1996.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
  11 Usherwood,B.et.al.Recruit,Retain  and  Lead:The  Public  Library  Workforce  Study.Lond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mmission.2001
  12 同2
  13 Ormes,S.And  McClure,C.A  comparison  of  public  library  Internet  connectivity  in  the  USA  and  UK.In  Ormes,S.And  Dempsey,L.(eds.)The  Internet,Networking  and  the  Public  Library,pp22-40.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1997
  14 People's  Network.A'quiet  revolution'.Update,2003,2(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6,484.38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