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管理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指导
(三)信息技术用在教育中,避免浓厚的"技术情结"和色彩
现在很多人,总是误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将信息技术用在教育上时,仅仅是将它作为存贮、传递知识的工具,很多学校都是在这条错误的路上狂奔。许多人之所以犯了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将知识与信息混淆,但实际上,知识与信息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因为知识只存在于使用者身上而并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同样地,知识的创新也只能是发生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当中,尽管信息技术的确使知识传得更快,更远,更方便存取,但信息技术并不能决定知识的创新,对信息技术过多的依赖只会适得其反。正如著名的知识学教授Ikujiro Nonaka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强调: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的创新过程当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只不过是人类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使用,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正如前边笔者所讨论的以学生为中心,避免浓厚的技术情结。
(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要促进例常知识与例外知识的结合
例常知识(knowledge in case)指的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很成熟的知识,可以进行编码进行标准化处理,建成知识库以利于计算机处理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是指显形知识。例外知识(knowledge in time)则是主要需要人参与,特别是行家手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个性化较强,需要进一步完善、成熟并接受实践的考验,从而逐渐转变为例常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多以内隐知识为主。信息技术在教育上使用时候,应该注意学生例常知识与例外知识结合。这一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免费800电话服务项目,消费者(主叫方)可以通过电话的按键选择从例常知识的知识库里找寻自己的答案,而找不到的例外知识则转到相应的技术人员处解释。学生在与例常知识进行交互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一般是从外显到外显,知识的总量没有增减,而当学生与同伴,专家和教师交互过程中,知识转化主要是从内隐到内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所学到绝非是另一个人的复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更多地时候会超越前者,在其基础上前进,这就是人类为何在不断地进步。有的时候,我们说某个伟人不能被超越,我们仰慕其成就,但对后人来说,在某种角度上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上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方便获得例常知识,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学生例外知识的浸染,促进他们例常知识向例外知识的转化。
(五)信息技术在将教育中,促使"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方向发展
所谓单环学习是"知道如何做",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学习;注重解决现存实际问题而不去过多考虑现存学习行为的合理性,习惯于简单而机械的重复,以以前成功的记录为根据和标准。从本质上讲,他们并不对在现存的行事方式提出置疑。所?quot;双环学习",即"知道为何这样做",也称为"创造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这两种学习都包括概念性学习(知道为什么)和操作性学习(知道怎么做)。从认知论的观点来看,个体记忆中不但储藏了大量的数据或事实,而且还储藏了如何进行处理的信息,两者就组合成个体的认知模式(也可称之为心智模式)。前者是概念性学习的结果,后者是操作性学习的结果。认知模式不但表征了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而且还控制着个体对事实和信息的搜索并对其实际运用进行限制。
日前,我们正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实质上要将学生的维持学习"单环学习"引向"双环学习"的方向上。但是信息技术用在教育上总是沿袭着维持"单环学习"的老路,正如Argyris (1977)所言的"主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质量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审查的设计都是为了实现单环学习" 。如今以知识管理的观点来看,信息技术应该除了克服"单环学习"的失误,如"封闭学习,限制学习,迷信学习,模糊学习",更重要的是促使"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的转变。
(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克服知识在流动中的障碍
知识产生后,下一个环节是流动。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分成三类: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这里,我们只讨论前两种。
1)时间差异在合作、探索、讨论式学习中,或者"头脑风暴会",学生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想法和独特的见解,如果没有及时捕捉,将其编码化,保存,否则许多有用的知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