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数字电视技术”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数字电视技术”更多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国内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趋势
 - ·下一篇文章: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数字电视技术
4 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是指数字电视采用的视音频采样、压缩格式、传输方式和服务信息格式等的规定。目前投入使用的有三种:
美国的ATSC(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日本的ISDB(综合服务数字广播)。
每一种标准对于信源的处理、画面格式及传输方式等方面均有一些差别。每一种数字电视标准又可分为卫星传输、电缆传输和地面传输方式。
4.1美国ATSC标准
ATSC标准由四个层级组成,最高为图像层,确定图像的形式,包括象素阵列、幅型比和帧频。接着是图像压缩层。再下来是系统复用层,特定的数据被纳入不同的压缩包中。最后是传输层,确定数据传输的调制和信道编码方案。下面两层共同承担普通数据的传输。上面两层确定在普通数据传输基础上运行的特定配置,如HDTV或SDTV;还确定ATSC标准支持的具体图像格式。
另外,ATSC还开发并通过了可为采用50Hz帧频的国家使用的另行标准。
ATSC成员30个,其中有美国国内成员20个、来自阿根廷、法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成员10个,中国的广播科学研究院也参加了ATSC组织。
ATSC标准定义的画面格式
格式  | 画面分辨率  | 画面幅型比  | 图像帧频率  | 扫描力式  | 
HDTV  | 1920x1080  | 16:9  | 60Hz  | 隔行  | 
30Hz  | 逐行  | |||
24Hz  | ||||
1280x720  | 60Hz  | |||
30Hz  | ||||
24Hz  | ||||
SDTV  | 704x480  | 16:9或40  | 60Hz  | 隔行  | 
30Hz  | 逐行  | |||
24Hz  | ||||
640x480  | 4:3  | 60Hz  | 隔行  | |
30Hz  | 逐行  | |||
24Hz  | 
4.2欧洲DVB标准
支持室内接收、移动接收等需求,包括4个系统。
1)DVB传输系统:涉及卫星、有线电视、地面、SMATV、MMDS等所有传输媒体。
DVB-S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标准。卫星传输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容量大等特点。
DVB-C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标准。系统前端可从卫星和地面发射获得信号。
pWB-T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本地区覆盖最好。传输质量高,但接收费用也高。
DVB-SMATV是数字卫星共用天线电视(SMATV)广播系统标准。
DVB-MS高于10GHz的数字广播MMDS分配系统标准。
DVB-MC低于10GHz的数字广播MMDS分配系统标准。
2)DVB基带附加信息系统:可传送接收IRD调谐、节目指南及图文、字幕、图标等信息。
DVB标准定义的画面格式
画面分辨率  | 画面幅型比  | 图像帧频率  | 扫描方式  | 
1920x1080  | 16:9  | 25Hz/30Hz  | 隔行  | 
720x576  | 16:9或4:3  | 50Hz  | 逐行  | 
544x576  | 25Hz  | 隔行/逐行  | |
480x576  | |||
352x576  | 
DVB-SI数字广播业务信息系统标准。
DVB-TXT数字图文广播系统标准,用于固定格式图文电视的传送。
DVB-SUB为数字广播字幕系统标准,用于字幕及图标的传送。
3)DVB交互业务服务:对应标准有:DVB—NIP、DVB-R.CC和DVB-R.CT。
4)DVB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条件接收是付费电视广播的基本部分。DVB数字广播系统与其他电信网络(如SDH、ATM等)连接,可实现DVB向电信网络的过渡。标准包括:DVB-C11 DVB-PDH,DVB-SDH,DVB—ATM、DVB-PI和DVB-IRDI。
DVB成员已经达到265个(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并遍及世界各地,我国的广播科学研究院和TCL电子集团也在其中。
4.3日本ISDB标准
日本数字电视首先考虑的是卫星信道,采用QPSK调制。并在1999年发布了数字电视的标准--ISDB。ISDB是日本的DIBEG(数字广播专家组)制订的数字广播系统标准,它利用一种已经标准化的复用方案在一个普通的传输信道上发送各种不同种类的信号,同时已经复用的信号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传输信道发送出去。ISDB具有柔软性、扩展性、共通性等特点,可以灵活地集成和发送多节目的电视和其它数据业务。
ISDB筹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7个,其他成员23个,其成员均为日本国内电子公司和广播ISDB标准定义的画面格式三种数字电视标准对比机构。
水平分辨率  | 垂直分辨宰  | 叠面幅型比  | 图像帧频率  | 扫描方式  | 
1920  | 1080  | 16:9  | 30Hz  | 隔行  | 
1440  | 720 480  | |||
1280  | 运行  | |||
720  | 运行/隔行  | |||
544  | 隔行  | |||
480  | 4:3  | 
美国标准ATSC  | 欧洲标准DVB  | 日本标准ISDB  | |||||||
地面  | 卫星  | 有线  | 地面  | 卫星  | 有线  | 地面  | 卫星  | 有线  | |
调制方式  | 8VSB/16VSB  | QBK  | QAM  | 2k/8kCOFDM  | QpsK  | QAM  | 分段COFDM  | QPSK  | QAM  | 
视频编码  | MPEG-2  | MPEG-2  | MPEG-2  | ||||||
音频编码  | AC-3  | ||||||||
复用  | MPEG-2  | MPEG  | |||||||
4.4三种数字电视标准的对比
无论哪一种制式,它们的视频压缩技术都采用了MPEG-2标准,但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等在模拟电视的制式的差别,为了兼容性,它们的视频采样格式也存在差别,主要体现在行和列的分辨率及场频等。
在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卫星传输一般采用QPSK调制技术,电缆传输一般采用QAM调制技术,但地面传输采用的技术则在不同的制式中存在很大差别,如美国的ATSC采用的是VSB调制技术,而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则使用oFDM调制技术。
服务信息是指在数字电视中开展增值服务所用的数据,美国ATSC制式中的PSIP部分和欧洲DVB制式中的SI部分分别规定了各自数字电视中的服务信息格式。
ATSc ATV优点:频谱效率高、功率峰均比低,明显地减少了脉冲干扰。可将与原模拟NTSC信号的同频和邻频干扰减至最小。缺点是不能抵抗多径干扰,不支持移动接收。
DVB-T优点:在基于大量小功率、工作在同一频道的众多发射机,每一个均覆盖一个较小的区域的这样一种单频网络来说,DVB是一三种标准数字地面广播系统的比较
美国ATSC ATV  | 欧洲DVB-T  | 日本ISDB-T  | |||
带宽  | 5.6MHz  | 6.6,7.6 MHz  | 5.6MHz,432kHz  | ||
调制  | 8VSB  | COFDM  | |||
载频调制  | QPSK,16QAM,64QAM  | DQPSK,16QAM,64QAM  | |||
多工方式  | MPEG-2系统  | ||||
编码  | MPEG-2编码(声音为AC-3)  | MPEG-2编码  | |||
信息码率  | 19.39 Mb/s  | 4.35Mb/s~31.67 Mb/s  | 5.6 MHz:3.68 Mb/s~21.46 Mb/s 432kMHz:283kb/s~1.65 Mb/s  | ||
移动接受  | 不可以  | 困难(有条件可以)  | 可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