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
二、中国网上广播的发展
1、对网上广播的认识不断深化
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和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国内广电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及利用网上广播技术,总体上比国外海外滞后,但自1999年以来,呈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由于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对广播电视媒体上网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笔者只能通过网上搜索等手段。得到以下粗略统计数字:到2000年5月底,全国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以上统计不包括派生的频道网站数)已经上网。此外,尚有广播电视业界直属或相关的20多家机构(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索福瑞调查咨询公司、北京广播学院等)建立了网站。 从广播电视媒体上网情况看,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及网络发展的整体状况是一致的,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上网电台电视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北京、上海及发达省份的中心城市。在有的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全员上网”,而在青海、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甘肃、宁夏等省区,有的一家没有,有的则仅有一二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今后这一状况会有所改观。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已在2000年5月上网,成为区内第一家上? 墓悴サ缡用教濉?nbsp;当中国广播电视工作者首次接触到网上广播时,都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如1997年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次策划进行因特网上直播广播特别节目,一位参与者后来写道:我是第一次接触网上广播,当接入互联网,输入上海电台的网址,质量并不太好的声音从计算机的喇叭里传出(使用P-100计算机、14.4kModem普通电话线路直播广播节目)时,我预感到了一个广播新时代即将到来。此次网上直播非常成功,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国内7个省市的网友在网上收听了长达4小时的网上广播直播节目,节目直播期间收到了300多封热情的电子邮件。当时策划指挥此次直播的上海电台副台长邱洁宇说:“从广播诞生以来,由于‘先天不足’——受传输手段的限制,在收听范围、方式上有许多局限,跨洋过海更是‘天方夜谭’。如今,互联网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李亦工,1999)今天打开上海东方电视台网站所开辟的视频专栏,可以看到其广告语:“网上看电视,视听新天地”;“东方电视,全世界观众都能收看的电视”。这表明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找到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落地方式。 由于近两年来,网上广播的技术成熟,因此不少电台电视台一旦上网,就积极地采用开发这一技术,尤其是大台网站,对网上点播、直播两种形态都进行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随着这种实践,广播电视人在传播理念上,也有了更新,如北京电视台网站将视频直播、点播部分称为“网络电视”,命名为本台的“第5频道”,即在线频道(channelonline),并有专门的域名www.btv-5.com。
2、网上广播的水平迅速提高
如果说,1998年底之前,中国网上广播尚处在探索使用阶段,进入1999年后,便进入了较大规模使用阶段。其标志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改版。尽管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上发展起步较早,但投入力度不大,内容匮乏,形式单调,仅仅是本台及栏目介绍的窗口。1998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正式推出,将华语(普通话、粤语)、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的节目送上了互联网,1999年底,又将日语、朝鲜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五种语言节目上网,初步形成了由九种语言广播节目文字和声音(包括华语、英语两路直播和其他录播节目)的多媒体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和和重大活动中,亦充分利用网上广播,如在澳门回归的报道中,利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萄牙语对多场重大仪式和庆典活动进行了网上音频直播。 首开大型活动网上视频直播先河的是上海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于1998年12月31日22:00至1999年1月1日0:20举办的“五洲风”——\'99中英文双语元旦晚会。紧接着中央电视台网站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推出,于2月15日晚首次直播了春节联欢晚会,以后又对一系列重要内容如315晚会、广交会开幕等进行了直播。而对澳门回归的报道,网上直播在规模上? 谴锏搅诵滤健V醒氲缡犹ù?9日9点至21日9点进行48小时的电视直播,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网站的网上直播也同步进行。为应付世界各地和国内广大网友访问量,特地开设了4台服务器,其中之一专门提供高质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