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English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本站资讯

专家解读《2012》 太阳风暴是否造成世界末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12-15 14:46:26

  空间天气灾害需要重视 监测预警工作还应加大投入

  王素琴:据您所说,这就是空间天气,但是既然是天气,为什么不我们平常感受不到呢?

  王劲松:只要太阳存在,空间天气就存在。为什么现在只是说普通天气,没有说空间天气,是因为我们人类还没有发展到比较敏感的那一步。有史以来,我们知道最大一次太阳风暴发生在1859年,是咸丰九年,那个时候电话刚刚开始使用,所谓可能受影响的系统几乎都没有出现。

  王华宁:就算有电网,规模也是非常小的。

  王劲松:规模小可能影响也不大。空间天气灾害是与时俱进的灾害,人类越发达,技术越先进,影响就越大。比如1859年那一次,最近比如2003年,2000年都有几次非常著名的太阳风暴,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灾害,那个时候空间天气灾害等级我们定位一个类似于10级的话,那么1859年那一次是100级了,但是那次的影响,我们特别翻阅了有关史书,目前找到只有在河南《获鹿县志》里记录,在1859年那次,出现极光。

  王华宁:反过来可以这么想象,当我们很多实验室或者工程建在火星上,建在月球上,人类要去空间站、月球、火星地方工作、旅行等等,出门前不光听天气预报,还要听空间天气预报,这就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了。

  主持人:在科技比较发达的最近几年,有没有出现过比较严重的空间天气灾害?

  王劲松:1985年,加拿大整个停电9个小时,损失惨重,很简单就是因为一次太阳风暴导致地球磁场变化,我们都知道磁场变化会产生电场,这个电场有多大呢?大概每米20毫伏,或者每公里20伏这么一个电压,一千公里就是两万伏,一个主电压器烧毁了,从而导致大停电。

  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灾害可,但是目前没有人评估损失多少钱。

  王华宁:有一个评估结果,航天器故障原因40%与太阳风暴有关。

  主持人:那2012年有可能是一个太阳活动峰年,是不是2012年不适合发射航天器呢?

  王华宁:目前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可能晚于2012年,大约在2013年,也可能有半年至一年的误差。我们对太阳活动周期变化是有编号的,有完整记录的太阳活动周编号已经到了第24号,也就是目前已经开始的太阳活动周叫做第24个太阳活动周,它的活动强度可能比以往的第23、22、21、20、19等周要低一些,所以太阳爆发产生的频繁程度可能性相对会小一些,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大的太阳风暴的产生。

  一个太阳风暴从产生到结束,短的有几个小时,长的可能连续好几天,所以对太阳风暴始终要保持警惕。

专家解读《2012》 太阳风暴是否造成世界末日?
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应该特别注意空间天气预警方面,想请问一下两位专家,咱们国家空间天气预警水平是如何,与世界先进的水平相比,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王华宁:目前来讲全球空间天气预报和空间天气预报研究信息是完全开放的。全球从事空间天气预报的业务人员经常交流空间天气信息,空间天气预报技术,所以说我们国家的空间天气预报水平是与国际现有水平同步的,我们与国际同行在同一个水平之内做同一件事情。国际上有一个空间环境服务组织,这个组织在全球建立12个区间空间警报中心,分布在五大州不同的位置,北京就有一个。这12个区域警报中心几乎可以做到每隔两多个小时发布一次空间天气预报信息。不过要说水平差距,毫不客气说我们国家在空间天气观测、监测这方面投入还是偏少的。我们有“夸父计划”,还有空间太阳望远镜计划和其它计划,但是目前还仅仅是计划。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太阳和空间环境观测卫星在天上。这方面我们国家要努力,要把自己空间天气监测设备放到空间去。

  王劲松: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一下,实际上现在说空间天气预报大家很容易想到天气预报,我们人类空间天气预报相当于五十年前的天气预报,属于已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但是满足人类需求远远不够的状态,这种状态国际上当然有随着技术发展的总体体现。比如随着空间活动规模增大,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带来的损失会越来越大,所以人类会越来越关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我们国家角度来讲,有这么一个问题,大家首先想到如果是有一个灾害要发生,第一句就问到你能不能预报?这个预报不是从脑袋里凭空出来的,必须有基础,也就是王老师讲的监测手段,如果我连监测的手段都没有,现在没有气象卫星叫我怎么去预报天气,没有气象雷达怎么预报局部地区有暴雨。我们空间天气预报现在也有一些争论,有的人觉得我必须从科学的观测数据出发推演到底能不能发生,有些人就有经验,甚至经验的预报水准比监测的水准更高。第二,为了我的预报准确必须要做好监测,国务院授权让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做这件事情,我们也有大量经费做监测和预报,我们已经有五十年的预报经验和历史,预报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而且我们水平在国际上根本不比别人差,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经费,以后更精细的预报我们需要更精细的投入。

  目前的太阳活动强度处于公元1900年以来的低水平,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一批科学家做空间天气预报预警。但是并不是说太阳不活动的时候,空间天气预警就不造成灾害。实际上我们就碰到过空间天气环境的改变对卫星产生了影响,或者因为某种特定条件造成卫星出现故障,这个监测工作恰恰是在太阳活动最少的时候我们做到了。就跟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非常相关,空间天气既然是天气,为什么感觉不到?首先因为你不理解。比如电网,我们分析过一些数据,在它的一些未知的故障里就有一个空间天气事件在时间上是有对应的。但是很多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个对他们到底影响有多大?现在整个社会对于空间天气这件事认知度太低了,所以现在很多专家院士呼吁要把中国建立一个具有空间天气知识的国家,这一点是最重要的,目前也有在呼吁把空间天气灾害列入到我们国家应对自然灾害之中,这个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目前确实拿不出像地震,火山,雷暴那种海量的数据去说明我们国家国民经济会受到多大影响,但是只要中国不停的往前发展,空间天气灾害性事件造成的损失是越来越大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就能够把空间天气,空间天气灾害这件事情重视起来,会使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做这种事情,一旦灾害发生我们就有办法应对。空间天气对于人类的灾害影响中间需要一个放大器,对空间天气敏感的技术系统在中国越来越多,空间天气、太阳风暴后果的放大器越来越多,2013年肯定是一个高点。

  空间天气灾害这件事情,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它的影响是随着我们人类或者我们中国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应对减缓这个灾害的能力水平取决于今天人类的认知程度和所做的贡献。

  王素琴:第二届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上,王劲松主任在会上发出成立空间天气预报联合会商中心的建议。这项建议目前是不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会商中心会不会在近期内成立,尽快提高空间天气的预报水平和能力?

  王劲松: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了把各国的预报成果贡献出来,信息通用的做法。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分散的组织。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空间天气的监测预报力量是分布在不同的点,比如说像科学院空间天气预报做得非常好的,还有对于一些空气环境预报做得非常好的,这个不仅仅需要政策上支持,还需要系统支持。我们空间天气做预报这些人,彼此之间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团结的,我们现在把这些最高水平的预报成果拿到一起来讨论,后端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目前想做这么几件事,第一个我们需要建立核心的团队,包括其他部门最高水准的科学家,其次我们要建立一个很好的机制,这个东西跟天气预报不一样,这个事情目前状态下还是分散的时候,我们必须集中起来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有了核心,有了合理机制之后,然后我们做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让全球的人都能够参与到这个平台,最终使得我们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提高我们空间天气预报水平,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我们正在积极推进。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两位专家来到搜狐,给我们网友,给我们公众对《2012》这个影片做出了那么科学的解释,谢谢两位!

上一页  [1] [2] [3] [4]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6,281.25000 毫秒
本站站长:PCM(长期从事PB研究与开发,10年以上PB开发经验)    业务邮件:2322888@qq.com
网络联系:QQ:2322888    MSN:ourmis@gmail.com    Email:ourmis@gmail.com
QQ讨论群:94326106(500人超级群,最火爆的PB技术讨论群)
备案信息: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