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应走出“芙蓉姐姐”现象
因抽“天价烟”而备受关注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受贿案近日一审宣判: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
南京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谢世诚表示,起初,以周久耕事件为代表的网络监督让地方政府相关领导有点措手不及。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地方纪检部门逐渐发现如果运用得好,网络可以是发现腐败、规范官员言行的好途径。
毫无疑问,如果利用得当,网络的确可以成为反腐的重要战场。不过,仅仅以周久耕这样的个案便大肆拔高时下网络反腐意义,难免有误导之嫌,沉迷其中,还可能令我们忽视大力改进完善网络监督的必要。
周久耕的倒掉多少有一些“倒霉”的色彩,一是他在房价早为公众声讨的时候,站出来说了违逆普遍逻辑的话;二是他的消费过于张扬显摆,正好授网友以话柄。
这说明,眼下的网络反腐带着浓郁的网络特征,即必须拥有足够吸引眼球的元素——这点与当年“芙蓉姐姐”的一夜爆红颇为类似。
网络新兴之时,“芙蓉姐姐”在网络摆出一个个算不得好看但敢为人先的造型,所以她能吸引那么多网民的目光。时至今日,“芙蓉姐姐”虽“发奋努力”,可各路“赛芙蓉”层出不穷,早就将其从当初的网络头条挤进了边边角角。
被公众寄予厚望的网络反腐,如果无法摆脱靠吸引眼球的方式以达成监督目的,那么随着网民“欣赏水平”的提高,视觉疲劳以及锋芒的钝化,不知多少后来者会湮没于 “芙蓉姐姐”效应之中。
有必要指出的是,周久耕的那些做派并非藏着掖着,其网络“见光死”的背后,难免给人以这样的疑问:相关部门到底是眼神不好,还是视而不见?
禾刀
(责任编辑:杜芸)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