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借财政补贴“假打折” 谎称厂商补贴
李 蕾
今年,高效节能家电享受到了财政补贴,像一些指定品牌的高效节能空调,不仅能享受国家的财政补贴,还可享受上海市的地方财政补贴。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实惠,节能家电的销售也火了起来。但这一好事,能否让顾客在购买时明明白白消费,却是一个疑问。
笔者发现,一些家电商场在挂价格牌时,写的是没有扣除享受补贴的销售价格,而且把这一价格放在明显位置,或是用大号字体突出。与之相比,关于财政补贴金额的标签则制作得很小,往往贴在不起眼的位置,说实在的,消费者在茫茫商品中兜兜转转,很难看到。商场促销员的解释为:财政补贴金额的标签是工商局定的统一规格。
那么,为什么不在挂价格牌的时候,直接写上抵扣掉补贴的价格?记者发现,一些促销员在向消费者进行产品介绍时,试图钻消费者不清楚财政补贴的空子,将补贴的额度说成是自己打的折扣或优惠,以“假打折”误导消费者。在空调销售区,记者看到某品牌空调的挂牌价上是5399元。促销员介绍:“原价5399元,减去我们厂商补贴的400元,再减去政府补贴的600元,最后价格为4399元,便宜了1000元。”但事实上,这款空调的推广上限价格即4999元,尽管扣除相关补贴后最后的价格为4399元,但所谓的厂商补贴400元根本是子虚乌有。
既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明文规定的政策,就应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如果不说清楚,又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其实,能成为国家或地方政府补贴的指定产品,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促销员把享受补贴这一信息原原本本地告诉消费者,非但不会降低产品对消费者的诱惑力,反而会在无形中增加产品质量的可信度。更有专家建议,在空调销售时不仅应贴上享受补贴的“身份证”,即绿色人字LOGO配白底的方形标识,还应在标识上写明产品品牌、型号,并标注推广上限价格、国家补贴价格和补助后的上限价格,以免商家“假打折”。
其实,既然是惠民工程,就应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享受实惠。如果消费者不能感受到这一点,那么政府出发点再好,恐怕也不能长久地执行下去。最终,是消费者减少购买意愿,受损失的还是生产节能家电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