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解决方案电子通信

DNP3.0在基于DSP的FTU中的实现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1-10 22:28:07
节,而TI C中却没有这一数;据类型,在用结构体类型定义具体的数据结构时,都是按字(WORD)对齐的,因此只能将DNP3.0数据格式中的BYTE定义为16位无符号整数WORD,将DNP3.0中的WORD定义为32位无符号整数DWORD。接收数据时将每个字节都存储至一个字的低8位,发送时则只取每个字的低8位,这样虽然浪费了一半的存储器空间,但程序编写容易,效率也较高。

根据DNP3.0的层次结构定义三个结构体——链路层DL_LAYER、传输层T_LAYER和应用层APP_LAYER,每个结构体再按照DNP3.0中相应层规定的字段去逐个定义相应的成员即可。如链路层包括报头和n个数据块,报头又包括起始字、长度、控制字节等字段,控制字节按比特位又包括功能码、方向位和帧计数位等。链路层结构定义为:

(1)DL层控制字

typedef struct{

WORD b0-3_FuncCode:4,/*功能码*/

b4_FCV:1 /*帧计数有效位*/

b5_FCB:1, /*帧计数位*/

b6_PRM:l /*主站标志位*/

b7_DIR:1; /*方向位*/

}DL_CONTROL;

(2)DL层报头

typedef struct{

DWORD dwStart; /*起始字*/

WORD wLength; /*长度*/

DL_CONTROL DLCtrl; /*控制字*/

DWORD dwDest; /*目的地址*/

DWORD dwSource; /*源地址*/

DWORD dwCRC; /*校验码*/

}DL_HEADER;

(3)DL层数据块

typedef struct{

WORD awUserData[l6] /*用户数据*/

DWORD dwCRC; /*校验码*/

}DL_DATABLOCK;

3.3 流程图

DNP3.0已经详细规定了协议的层次结构及每一层的功能,程序的层次结构只要与其一致就会非常清晰,编程时只需遵照这些层次间的数据流向编写相应的函数即可。物理层对应串口收发中断子程序,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接收与发送时各有一套函数去处理,以对应串口的全双工工作方式。其中,链路层接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tyle="cursor:pointer;"/>

3.4 ASP的相关程序

3.4.1 ASP的寄存器定义

ioport unsigned portFFF4;

#define ADTR portFFF4 /*收发寄存器*/

ioport unsigned portFFF5;

#define ASPCR poaFFF5 /*控制寄存器*/

ioport unsigned portFFF6;

#define IOSR poaFFF6 /*I/O状态寄存器*/

ioport unsigned portFFF7;

#define BRD portFFF7 /*波特率发生器*/

3.4.2 初始化ASP

void InitASP(){ /*初始化异步串口*/

ASPCR=0xE080; /*RIM=1L:允许接收中断,

STB=0:一位停止位*/

IOSR=0xl800; /*THRE=1:ADTR空*/

BRD=0x0020; /*20MHz/38400bps*/

}

3.4.3 异步串口呻断服务子程序

void interrupt aspint(){

if((IOSR & 0x0l00)==0x0l00){

Recv();} /*有接收数据*/

if((IOSR & 0x0400)==0x0400){

……;} /*帧错误处理*/

if((IOSR & 0x0800)==0x0800){

Send();} /*可以发送数据*/

*IFR=0x20; /*清中断标志*/;

asm("clrc INTM") /开中断*/;

}

由于采用F206的片内串口作为通信工具,充分利用了DSP的片内集成外设,不仅使得通信模块可靠性较高,而且接口方法简单,ASP的控制和读写通过几个寄存器就可完成,非常方便。采用本文所介绍的方法编写的以DNP3.0为规约的通信子程序流程清晰,符合模块化的要求。自现场投入试运行以来,整个通信模块工作稳定可靠,能迅速响应主站请求,主动上报数据,及时准确。但是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FTU还应具备至少一个现场总线接口(如CAN总线接口)。这样不光通信质量有保证,还可以简化通信规约(只保留一个应用层即可),这应该是FTU通信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0,156.25000 毫秒
Email:ourmis@126.com QQ:2322888 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