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商业源码原创产品编程论坛English
当前位置:PB创新网文章中心本站资讯

阿里巴巴注资施援小企业融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28 10:12:09

  8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携手中国建设银行及阿里巴巴,在沪杭两地分别签署了《网络银行业务合作协议》,针对性的帮助小企业降低获得银行信贷门槛。

  8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携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在沪杭两地分别签署了《网络银行业务合作协议》,共建指向所在区域的网络银行“风险池”,以针对性的帮助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小企业,降低获得银行信贷的门槛。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记者了解到,3个“风险池”每个规模6000万元,共计1.8亿元,由当地政府、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分别各出资2000万,用于弥补网络银行业务可能的信贷损失。

  “政府力量,能够借此更直接的切入推动小企业经营生产的过程中来;建设银行,有效发挥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借此降低向小企业房贷的风险门槛;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领军企业的平台优势显而易见,其对小企业的经营和融资需求有更亲近和深刻的理解。”3日,参加上海签约仪式的嘉宾分析认为。

  事实上,阿里巴巴已经和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在摸索针对小企业融资的“网络银行”和“阿里贷款”业务上,积累的成熟的经验。此次,区域政府的资金支持可以看作是财政力量对“网络银行”模式的一次肯定。而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身份定位”的上海市,成为“阿里贷款”走出浙江的第一站,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这种信贷合作模式,正在得到更多地区、更多力量的认可。”电子商务分析师分析认为,“很容易判断,这项业务会像阿里巴巴其他电子商务服务产品一样,快速蔓延拓展开来,更多的中国小企业因此而受惠。”

  8月3日的签约,阿里巴巴6000万现金的注入,更多的被认为是阿里巴巴深度介入小企业融资合作体系的标志。近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卫哲,分析小企业的生存现状时直言,“小企业的生存难是要解决订单难的问题,有订单我们的小企业就能生存;小企业的成长难要解决管理问题;小企业的发展难要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政府力量介入,网络银行提速

  “中小企业网络联保贷款在阿里巴巴内部称为‘都江堰项目’,看到它已经初获成功,的确很有成就感。”阿里巴巴金融合作部相关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底,阿里巴巴就有帮助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想法,到2007年5月16日,阿里巴巴与建设银行正式签约共推中小企业贷款。自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平台的网络贷款推出以来,受到了中小企业、市场以及业界的的一致认可,截止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已1390家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26亿元的贷款,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远低于此前银监会公布的1.77%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8月3日,阿里巴巴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等政府力量,以“真金白银”的方式注资网络银行“风险池”,是对前期阿里贷款摸索成果的肯定。这让来自于阿里巴巴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自发的市场化力量”和政府主导的强力推动相互结合,从效果上看,“网络银行”业务发展无疑会因此而提速。

  专家分析,上海、浙江、杭州三地政府牵头此项合作背后,是明确的行动指向和态度立场。一方面是,决策层倾力解决小企业生存发展难题的思路正在转变,从以往政府全盘主导到借助成熟的市场主体,采取更贴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方式来发挥影响作用。

  “从调研的情况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集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在7月下旬,由央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相关业务负责人组成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联合调研组的实地调研中,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直言。

  另一方面是,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正在得到更多理解。从自2008年下半年来,国内近10个地方政府和阿里巴巴签约合作化解小企业贸易困境到如今共同注资帮助小企业融资,阿里巴巴平台的不断渗透性和影响力,为区域决策者开拓了更多支持“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上述调研中,郭庆平还特别提及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有效的促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不仅帮助中小企业全面掌握国家的政策措施,也是政府和金融机构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和政策要求。

  上海站:阿里贷款走向全国的出发点

  上海成为网络银行走出浙江——阿里巴巴大本营的第一站,具有深意。

  在此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结构体系。”市场观察认为,这种复合型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构筑,是提升上海金融市场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内在需求。

  而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共同注资所形成的“风险池”,正是这一复合型金融结构体系的有力体现。

  在3日的签约仪式上,有嘉宾表示,尽管6000万的资金池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来说并不算太大,但是其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合作的模式将成为其他地区其他领域相关合作的范本。

  “更为重要的是,阿里巴巴针对小企业的创新性的贷款模式能够走出浙江,从而为全国范围内的小企业提供结合电子商务的融资解决方案,这是阿里巴巴‘客户第一’的有力体现。”阿里巴巴有关负责人表示。

  “阿里巴巴肯定要到上海来发展,民营企业来得越多,声音就会越响,环境就会越好。”7月18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41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齐聚上海,出席“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咨询座谈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表达了如上决心。

  进入上海,一方面使得阿里贷款和网络银行的模式走出浙江,具有了全国视野;另一方面使得这种金融创新合作模式具有了“国际金融中心”这样宽广的舞台来施展。

  在3日的签约仪式上,上海市政府方面透露:“上海市金融办牵头负责网络银行风险池组建事宜,政府领导谈判期间专程赶赴建行总部及阿里巴巴总部进行协调与沟通。上海发挥积极财政作用,将风险池组建资金纳入财政担保范围,专项出资2000万人民币大力支持建设银行、阿里巴巴网络银行业务。”

  记者了解到,就在3日签约当天,建行上海分行已经与四家阿里巴巴平台网络客户签立合作意向书,为其提供户均2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阿里贷款缓解小企业融资之“渴”

  “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做出了重大努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提供巨额贷款。”美国《时代周刊》记者AustinRamzy撰文分析,巨量的资金直接帮助了困境中的企业顺利度过此次危机。

  在这场救市资金密集入市的潮流中,小企业并没有获得与大中型企业同等的“融资便利”。“银行喜欢向大公司提供贷款,这很容易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杜晓山给记者分析。

  然而,因为小企业的庞大数量以及在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市场力量开始关注中国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作为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在通过电子商务化解小企业的“订单之困”的同时,正在积极摸索具有创新意义的“网络贷款”。

  AustinRamzy判断,阿里巴巴的网络贷款正在成为纾困中国小企业融资的一支特殊力量。在全球性的救市浪潮中,这一创新的举措具有特别的创新意义。他比喻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小企业会员和银行之间的‘婚介’。”

  “我们在帮助银行更多的去了解,了解以往他们并不打交道的小企业家们。”阿里巴巴副总裁JohnW.Spelich分析,阿里巴巴的B2B的业务是一个纽带,它联结了4000万的生产企业和采购企业;如今阿里巴巴正在扮演另一个让它的会员们找到成长资金的“纽带”。

  记者从阿里巴巴获得数据,目前,阿里巴巴已帮助1000多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超过20亿元贷款。今年,网络贷款的规模继续扩大,预计今年中小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获得的融资金额预计将超过60亿元。

  “中小企业的发展难,重要的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我们在过去近两年时间已经做出了全球瞩目的创新,我们的网络联保联贷已经超过数十亿的规模,数千家中小企业受益。”近日,卫哲就阿里巴巴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小企业融资提供助力分析说,“这种模式带来的坏账率远远低于银行的坏账率的水平,已经证明了阿里巴巴的诚信记录和阿里巴巴的联保联贷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而此番,阿里巴巴走出浙江走向全国、网络银行获得政府财力支持,必然扩大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小企业在未来经济回暖中的复苏与发展,提供显著的支持。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PB创新网ourmis.com】Copyright © 2000-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3,328.13000 毫秒
本站站长:PCM(长期从事PB研究与开发,10年以上PB开发经验)    业务邮件:2322888@qq.com
网络联系:QQ:2322888    MSN:ourmis@gmail.com    Email:ourmis@gmail.com
QQ讨论群:94326106(500人超级群,最火爆的PB技术讨论群)
备案信息:蜀ICP备0500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