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分工与协作都十分重要,分工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自主探索。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主探索的机会;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因此,小组内需要明确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让每个成员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知道小组中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的进度;同时,可在小组间(或组内)进行评比竞争,让每个小组(或个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报告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和体会,由教师和各组代表评定各组(或个人)的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而合作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有关的先前知识,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表现出来,学生会感受到观点、方法的不同,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彼此的想法和做法。另外,真正齐心协力的合作可以各取所长,通过合作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真正体现“团结就是力量”。
WebQuest重视学生对网络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再创造,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越来越呈加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网页已达30-40亿页,而且每天还在以300多万页的速度增加。所以用“海量”两字来形容互联网信息的丰富绝对恰当。教师在这里扮演的应该是导航者和辅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浩瀚的网海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尽可能利用网络互动的功能,进行网上交流、网上协作、网上共享。这一下同学们各自的E-mail和笔者个人主页 http://detian.k12.net.cn )上“留言板”可派上了大用场。
然而探究学习过程既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也不应把探究领域仅仅局限在网络上进行。探究过程的实质是模拟于科学研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还必须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例如抽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等。在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的问题上,同学们煞费苦心,因为恐怖主义似乎很近,但却又很远。近的是报纸电视天天在说,远的是自己离中东和阿富汗确实太远。最后找到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关心程度和认识程度”为突破口,设计了如下一份社会问卷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活动,同学们感触颇多,体验了被拒绝、遭白眼的滋味,也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的热情、有的冷漠、有的博学、有的无知、有的通情达理、有的不可理喻……,这看起来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无关,却是十分难得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学生普遍反映说现在成熟多了。
至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根据教育部《实施指南》提出的要求,其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次口头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次主题讲演、一个网页,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也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要努力做到因不同的探究类型和课题,设计好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评价的内容必须与学习的目标一致。当同学们拿出初步成果时,我给了他们每人一份自我评价表,让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可以只评优点,不作检讨,不计缺点。每位同学的自我评价中,尽可能地列举自己在这次活动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哪怕是一次失败,如果从中得到了某种启示,这也是收获。在自我评价中,要充分体现重过程的全新学习理念,充分肯定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当然,做得多的同学,他在自我评价中自我展示的东西就多,反之就少。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同学相互之间缺少差距,自我评价优点、收获的多少,实际上已经反映了学生间的差距相信他们自己也将会意识到这种差距,以后会引导他们缩小这种差距。小组互评是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当然做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参与其中,由于在一开始就注意记录和收集小组内部的各位同学的活动情况,因此开展小组互评实际上就很简单了。每个小组在活动结束阶段交来本小组的活动记录,记录本上有小组的各个成员在各阶段的活动表现,包括他提出了哪些问题,承担了哪些任务,完成了哪些工作,出了些什么好主意等等。在活动的结束阶段,小组宣布这些记录,这就是评价,这些记录就反映了小组的每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